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大同” 太平” 思想源流考辨 柯 昊

2017年03月21日 11:30  点击:[]

大同思想首见于 《尚书》,再见于 《庄子》,最完整而且最有影响力 的论述出现在 《礼记礼运》篇,此后只在经文注释中得以解释,之后直到康有为的 大同书才再次重视。太平思想首见于 《尚书》,再见于 《庄子》,最为完整的论述 出现在 《太平经》,但从秦汉始,太平就被统治阶层和民众普遍认同和运用。太平 思想和大同思想是两汉时期古典文化复兴,诸子整合的产物。太平思想是大同思想的 发展,也是其在两汉时期的新的发展形态.

学者认为 《太平经》得名于成书之后,是六朝道士在编排时予以定名,但是不管 定名时间之先后,以太平为这本书定名是名符其实的。从文本来看,现存 《太平 经》中有 300多处太平,30多次致太平,并且在太平出现时,是以致太平的问题设置出现的,也就是说文本后隐藏着一个假设问题,即如何帮助帝王治理国家 达到太平之世。著者也在文中开宗明义地谈到,《太平经》之所以命名为太平,是因为澄清大乱,功高德正,故号太平。若此法流行,即是太平之时。意指太平经是前文 所指的神道书,这种书籍精一不离,实守本根,与阴阳合,与神同门,能够理顺 混乱至极的政治,功劳高/位正,所以取名太平,而书中所述之法运用在国家政治 实践中则会形成太平的社会历史时段。《太平经》得名预设其目的是改变治之乱,阐述 治之法,达致太平之世。这一点文中谈及太平之时皆有反应,考察书中使用太平的前后文意,发现太平皆是和治太平致太平密切相关的。因此,针对学术界关于 《太平经》主题的诸多争论,本文认为回归文本,怎样致太平仍是 《太平 经》本旨之所在。对于致太平是为辅助帝王,还是帮助人民推翻帝王之政,其实 是在农民战争视角下的狭义解读。 《太平经》中对太平理想的社会建构是在天、 地、人系统下,论述王、臣、民如何共致太平之世,文本核心意图是政治治理, 而不仅仅是王治,其最终理想图式是社会理想,而不仅仅是王道政治。

那么,《太平经》是怎样解释太平呢?在其 《三合相通诀第六十五》中,可 以看到从最基础的字义疏证层面演进到思想阐释的层面疏解太平

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者也。平者,比若地居 下,主执平也,地之执平也。比若人种善得善,种恶得恶,人与之善用力,多其物。 子好善,人与之鲜,鲜其物恶也。气者,乃言天气悦喜下生,地气顺喜上养;气之法 行于天下地上,阴阳相得,交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合,共养凡物,三气相爱相通,无 复有害者。太者,大也;平者,正也;气者,主养以通和也;得此以治,太平而和, 且大正也,故言太平气至也。释为,与各种字书和辞书解释一致。《说文》曰:泰,滑也。一曰大 也,通也。也见于 《广雅释诂一》:太,大也,康熙字典解说:经史太字俱作 在程度上有极大之意, 《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惠栋曰:极大曰 太。如上文所言,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者也。象征天之 行为,由此太一又转化为天神、道。这在战国中晚期文献中已出现, 《庄子 下》:主之以太一,成玄英疏: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 制围,括囊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吕氏春秋大乐》:太一,道也 高诱注:造于太一。《淮南子精神》:冯太一高诱注:太一,天之形神也。 为值得关注的是太一还被解为太古时,《大戴礼记礼三本》:以归太一孔广森补注 引杨絫曰:太一,谓太古时。由此知,在空间维度而言,有极大之意;自时间维度 而言,有远古之意;从宇宙本体而言,有神、道、一的意思。释为执平 《大戴礼记朝事》:则天下太平王聘珍解诂:平,成也, 和也。何为,《尚书》:天寿平格,蔡沈集传引吕氏曰:坦然无私之 谓平;何为,《?粱传隐公六年》曰:成之为言以道成也。何为,平 解为和,《春秋隐公六年》有:郑人来渝平,杜预注:和而不盟曰平。左传和国 语等文献一般会将和戎,和洽诸国关系称为。《吕氏春秋贵公》:公则天下平 矣。高诱注:平,和也。由此,有正名,公平,以及和洽的意思。仅从字义 疏解上来看,东汉经学家郑玄在注 《礼记礼运》的大同时,指出同,犹和也,平 也。既然太释为大,平为和,而且同还可释为平,那么太平和大同同意所指。

既然太平大同意义相同,那么二者是否叙述同样的政治思想,以至于 社会理想呢?

近代学者也多将大同之世等同于太平之世。孔子多次表达了对于恢复西周礼乐政 治的理想,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在 孔子那里礼乐政治的核心就是至于道,所谓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 。康有为在解释这一段时,将齐国之治称为据乱之治,将鲁国之治称为升平小康 之世,明指孔子所言大道之世即是太平大同之世。大同之世也就是太平之世。陈树达 疏证此句时,也云:礼运以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六君子为小康,是王道为小 康也。鲁一变至于道者,由小康变为大同也。他还认为 《礼记·礼运》所言的 道之行,天下为公是这里的大道。被作为准则建立国家和社会秩序,这就是孔 子所言的大同太平之世。

《礼记礼运》的大同之说源自孔子,是儒家思想,在汉唐时期以前一直被奉为圭 臬,但在宋儒那里却是遭到质疑的。最早的当是北宋时期曾被神宗皇帝召为两朝国史编 修官的李清臣,他指出:礼运虽有夫子之言,然其冠篇言大道与三代之治,其语尤杂 而不伦。吕祖谦更为深刻的指出:礼运篇以禹、汤之世为小康,真是老聃、墨氏之 论。蜡宾之叹。自昔前辈共疑之,以为非孔子语。朱熹说得更为肯定:礼运不是 圣人书。胡明仲云:礼运是子游作,乐记是子贡作。计子游亦不至如此之浅。南宋 末年著名学者黄震也怀疑大同小康之论是孔子语,说道:篇首匠意,微似老子。 然,宋儒认为大同之说有墨、老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差之甚远。那么大同之说蕴含的 政治思想以及社会理想是否与 《太平经》一致呢?

上文谈到,,就是说天生万物,积聚了高尚的德行 ,没有比天更高 大的,所以象征天。就如地处于天之下,平坦整齐,长养万物,执掌均 平。再结合上段里面提到天地生后自然在之间交通以得和的气,太平之治以至于太平之世有三个特质。自更深层次讲,太平之产生是个 系统,太者象天,平者象地,天生阳,地生阴,阴阳中气交合,长养万物,三者相交 通,可致太平。具体而言:一是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 大于天者也。这里除指范围上的广大之外,也有王政象天的含义。太即指王者怀德, 泽被子民,像天一样广大。二是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其治太平均即是平治的意思。君主在治理国家时要根据事物公理作判断,不要奸诈营私。三是平者,比若地居下,主执平也,地之执平也。王政不仅象天,而且类 地,像地一样平坦。平指公平,执政均平,管理者应根据相应付出判断被管理者应该 得到的相应回报。所以,平者,正也,公平也指公正。总而言之,太者,大也;平 者,正也;气者,主养以通和也;统治者德泽天下,公正执政,太和之气会产生,太 平之治会到来,得此以治,太平而和,且大正也,故言太平气至也。四是天气悦 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 象天则得阳气向下运行,象地则得阴气往上流动,两气交通,得中和之气,养长万物, 才能太平。五是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男女同心而生子,父母子三人同心,共 成一家,君臣民三人共成一国。天、地、人,也即父、母、子,君、臣、民要协作合 同,才能致太平。君臣民要各守职分,协调合作,才能促成太平之治,也才会各自安 处其位,和乐生活。致太平的政治思想中,不是作为统治者的一方可以决定国家社 会兴亡,它反复强调的是三方的共同努力和合理协调机制的建立,因此,共生和,三 事常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职,共成一事,如不足一事便凶。

《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得以实现的大同 社会,其非常关键的社会准则是,体现在国家管理上,即是依据道的标准选择贤 能之士管理,缔结社会成员的信任,使其和睦有序,因此,人们不只限于家之 要将对于家人的爱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其它成员,这样社会人才能各居其位,各尽其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指的是 《礼记·大学》中的修齐治平的,即国治 而后天下平不只是平均公平,而是建构太平之世。《礼记·乐记》 中也说: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所谓平均也并非今天意义上的平均,而是对于太平 社会的建立。

以此来看,二者在公平的政治理念上是一致的,但其他的内容并不尽相同。

实际上,礼运篇的重点是阐述小康之世。小康之世的社会秩序是通过礼建立,礼 是一种治法,也是大道隐没之后的政治法则。所谓小康之世是在禹、汤、文、武、成 王、周公的历史时期,大同之世是早于这个时期的。孔子也认为大道之行的时代自己 并未见到,就连三代的礼制也残缺不全,不能完整知道。但是,却认为,圣人之治, 也即建立统治法则时,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月为纪,月以为 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甚至礼也是来 源于天道的,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 。这里面以天地人系统为框架,王政象天的政治统治思想与 《太平经》中的太平之 治是颇有相似之处的。

那么,再来看太平之治的其它文献,在 《尚书》中最早出现了称为平治的政 治统治思想:

无偏无阪,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 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曰皇 极之数言,是弃是训,于帝其训。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① “偏,不平。陂,不正。即是说帝王执政要不偏不倚,公平公正,遵从先王之 道,不要胡乱因一己之私有所好恶。不要阿党,也不要有偏私,荡荡,广大貌;博大 ,王道是坦荡博大的。不要反其道行之,也不要有所偏倚,平平,均也,王家之 道是正直公正的。只有遵循这样的先王之道,才能使天下臣民的思想言行符合正义的 标准。无偏无阪无党无反无侧无反无侧皆是对王道荡荡正直平平的解释,这里理想的王之治道是君王治理国家时,坦荡无 私,设定规范公道正直,政治实施公正允当,赏赐刑罚公平合理。惟有只有这样的君 主才堪称民之父母。这是最早对于王道平治的记载和阐释,这种平治来源于 何处呢?在洪范篇一开始就讲到,周武王说唯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而自己却不 十分清楚彝伦攸叙,郑玄注:言我不知天所以定民之常道理次叙,所以向箕子请 教。这种人间的治理秩序实际上是天所安排的,体现的是天的意旨。从王政象天以及 执政公平而言,太平之治和洪范篇是相似的。

更值得关注的是,《尚书洪范》讲到治法时,提到了政治决策上的大同

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 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汝则有 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 庶民从。是之谓大同。

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汝则从。不管是龟,还是筮,都代表的是天 意,这里的政治决策的实行包括天、臣、民、君四者意见的一致,这与 《太平经》中 天意君从臣随民顺是同样的。这种政治实践模式与太平经如出一辙,框架和构造比较 相像。

《尚书》原本就有被认为是天书和上古之书的说法,《洪范》传为箕子向周武王 陈述的天地之大法。学术界有认为是战国后期儒者所作,也有认为作于春秋时期。 《汉书·五行志》曰:禹治洪水,赐 《洛书》,法而陈之, 《洪范》是也。《洪范》 被视为洛书,而 《太平经》卷四十一 《佚古文名书诀》载:“‘今天地开辟以来久远, 河雒出文出图,或有神文书出,或有神鸟狩持来,吐文积众多,本非一也。圣贤所作,亦复积多,毕竟各自有事。天师何疑、何睹、何见,而一时示教下古众贤明,共拘校 古今之文人辞哉?’……天知其不具足,故时出河雒文图及他神书,亦复不同辞也。夫 大贤圣异世而出,各作一事,亦复不同辞,是故各有不及,各有短长也。编撰者是把 太平经视为与河洛之书相同性质的书籍,都是神道之书。《洪范》中有王政象天的政治 思想。《后汉书 襄楷传》曾载宫崇给顺帝进献其师于吉所得神书 《太平清领书》, 但却被认为妖妄荒谬,被藏而不用。汉桓帝时,襄楷又上书认为这本书有兴国广嗣 之术其文易晓,参同经典参同经典实指 《太平经》与儒家经典相似。

在庄子的天下篇也曾提到过太平之治,这也是最早关于太平之治的文献记载。 《庄子·天道》篇载:

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 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 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贵贱履位;仁贤不肖袭 情,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以此事上,以此蓄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谋不用, 必归其天。此之谓太平,治之至也。

庄子的太平之治强调的是不治,而不是。郭庆藩注:天者,自然也。自然 既明,则物得其道也。成玄英疏:此重开大道次序之义。言古之明开大道之人,先 明自然之理。为自然是道德之本,故道德次之。结合注疏,所谓古之大道,也就 是圣王之道,在庄子的理解中是天道自然,首先要知晓天道,然后是道德、仁义、分 守、形名、因任、原省、是非、赏罚逐次递减排列。赏罚明了后,愚人和智者才可以 相处得当,地位高的人和低的人才能各居其位。贤人和不肖的人各自承袭其不同的本 性,分别具有不同能才,名当其实。运用以上法则可以为臣事上,为君蓄下,外以治 物,内以修身,智谋都可以不用,必然会归之自然,明白大道。这样的治理可以称之 为太平,是治理国家的最好的方式。庄子的太平之治来源于老子所主张的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自然。归结到圣王之制应该法天,也即效法自然,垂拱无为。显 然,圣王之制应该法天这一点上是与 《太平经》中的致太平思是一致的,但与其 天地人共致太平这样的系统制衡思想背道而驰。古之明大道似乎与 《礼记礼运》 之中提到的大道有相似之处,而此处的太平之世是否同于大同之世呢?

东汉何休解诂公羊春秋时,明确提到太平世是三世说中最高的社会形态:

所见者,谓昭、定、哀、已与父时事也。所闻者,谓文、宣、成、襄,王父时事 也;所传闻者,谓隐、桓、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事也。异辞者,见恩有厚薄, 义有深浅,时恩衰义缺,将以理人伦,序人类,因制治乱之法。故于所见之世,恩已 与父之臣尤深,大夫卒,有罪无罪皆日录之,丙申,季孙隐如卒是也。于所闻之世,王父之臣恩少杀,大夫卒,无罪者日录,有罪者不日,略之,叔孙得臣卒 也。于所传闻之世,高祖、曾祖之臣恩浅,大夫卒,有罪无罪皆不日,略之也。公子 益师、无骇卒是也。于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用心尚粗?,故内其国而 外诸夏;先详内而后治外,录大略小;内小恶书,外小恶不书;大国有大夫,小国略 称人;内离会书,外离会不书是也。于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书外 离会,小国有大夫。宣十一年秋晋侯会狄于攒函,襄二十三年邾娄 我来奔 也。至所见之世,着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用心尤深而详,故 崇仁义,讥二名,晋魏曼多、仲孙何忌是也。所以三世者,礼,为父母三年,为祖父 母期,为曾祖父母齐衰三月。立爱自亲始,故 《春秋》据哀录隐,上治祖祢。所以二 百四十二年者,取法十二公,天数备足,着治法式。又因周道始坏,绝于惠、隐之际。 主所以卒大夫者,明君当隐痛之也。君敬臣则臣自重,君爱臣则臣自尽。

何休的三世说是继承了 《公羊》先师的三世说旧义,把鲁国二百四十二年十 二公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隐、桓、庄、闵、僖五公是所传闻世,文、宣、成、襄 四公是所闻世,昭、定、哀三公为所见世。不过,他将所传闻世等同于衰乱世,升平 世等同于所闻世,太平世等同于所见世,认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三种社会状况的发 展是前后递进的。治太平是人类最好的社会形态,也是最高的历史发展层次。太平 世是天下远近小大若一崇仁义,一谓平定天下;一谓平治,也即广施仁义,德 泽天下,怀柔远人。不过何休也承认在事实意义上而言,鲁国历史与衰乱 -升平 -太 平的发展情况并不相符,并未按照一世比一世治,王化一世比一世普及,德治一世比 一世施行好,一统程度一世比一世深的形式发展。特别是定、哀之间,原未达到太平 世,只是文致太平。这是 《公羊》文然而实不然书法在三世问题上的体现,《春秋》定、哀之间,文致太平,欲见王者治定,无所复为讥,唯有二名,故讥之, 《春秋》之制也。因此,何休的确不是在准确忠实地记载历史事实本身,而不过 是假托鲁史表达自己的历史演进观念。太平世是以何休为代表的儒者对于国家和社 会的理想。但是将这种历史演进观念与鲁国比拟并非无缘由,太平大同之世最为关键 的是大道之行,西周衰亡,礼失诸野,大道即隐,但是只是,并非不存, 鲁国则是保存了道和礼的地方,所以即使鲁国历史并未按照何休所设定的历史路径发 展,但是道和礼只要得到保存,就终会平乱定天下,朝升平世和太平世的方向发展, 实现公羊开篇提到的大一统,也即大道推行的治世。依照鲁国保存道这一理路思 考,在大道隐没之前存在着何休所认为的大道之行的太平之世,公羊解诂中对此也有 所阐述:

昔武王既没,成王幼少,周公居摄,行天子事,制礼作乐,致太平,有王功。

作传者谦不敢斥夫子所为作意也。尧、舜当古历象日月星辰,百兽率舞,凤皇来 仪,《春秋》亦以王次春,上法天文,四时具然后为年,以敬授民时,崇德致麟,乃得 称太平,道同者相称,德合者相友,故曰乐道尧、舜之道。

如果说三世说还是从书法的角度,以隐而未发的方式探讨太平之世,在这两 处何休则直接运用史笔正面的描述了太平之世。

历史上的尧、舜时代和周公辅佐成王行政的时代可以称之为太平世。反观 《礼记礼运》,发现一个问题,尧、舜应该属于其提到的大同之世,而周公辅佐成王则是小康 之世。依公羊解诂,尧舜时期有二个达到太平的标志,一是上法天文。二是崇德致麟; 周公摄政时期称为太平一方面是推行仁义之政,另一方面则制礼作乐。自此而言,何 休认为的太平之世既有 《礼记礼运》所提出的大同,还有小康,包括尧舜时期的王 政象天和周公时期的礼乐行政。太平政治以至于太平世是对二者的综合。太平包括 了从历史经验出发的神道政治和人道政治,也包括了道家形而上的宇宙本体政治论和 儒家形而下的社会人文政治论。古典文化在庄子所言的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代里, 随着社会结构分裂,分化为百家诸流派,道儒皆执其一端,且选择了不同历史时期的 文化进行了发扬和继承。但应该看到的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下的学术格局发生了 改变,诸子复兴,重新整合,不仅对古典文化进行了整理,也在思想上缔造了对古典 文化的全面复兴运动。太平之治以及太平之世的思想也反映了这样的特点。

上一条:关于本学期《周秦伦理文化经典导读》慕课课程安排的通知 下一条:浅论周秦儒家 “双向权利,双向义务” 伦理思想 及其对当今的借鉴意义 胡 曦

关闭

宝鸡文理学院 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