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特征和功能

2021年09月30日 16:14 陈 万 柏 点击:[]

要:文化载体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在文化载体运用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其内涵、依据、特点和功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 探讨,期望以此获得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更为明确的认识。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特征;功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490X( 2005) 5 -121 -03

者:华中 师范大 学政法 学院副 教授;湖 北, 武汉, 430079

DOI :10.16059/j .cnki .cn43 -1008/c.2005.05.045 12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巨大进步,我国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建设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在此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者逐渐认识到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注意通过文化活动、文化建设对广大群众进行教育,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在理论上也对此进行了探讨,认为文化建设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加以运用。本文拟在文化载体运用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其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希望能借此获得对文化载体的更为明确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涵义和依据

1.文化载体的含义。

文化是一个有着多重含义的复杂概念。广义地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涵盖除自然生成物以外的一切社会事物;狭义地说,文化则是指语言、科学知识、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化既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产物,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文化的发展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相关,无论是从广义上讲还是从狭义上讲,文化都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产物,非人类创造物都不是文化。因而在本质上讲,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建设”的过程。本文所讲的文化载体主要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

所谓文化载体,即以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意,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们进行教育,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这一概念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发掘、利用既成的文化产品如书籍、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影视、革命纪念地等文化形式中的教育因素,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讲,对这一部分文化产品主要是利用的问题,即挖掘其内含的思想、道德、人格因素,运用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育人的目的;至于如何引导创作者在作品中“弘扬主旋律”,虽然从总体上讲,也在文化载体的论域之内,但那主要是属于文化建设问题,而不是具体的运用问题。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文化的载体和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文化载体是有区别的。所有的人类创造物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都是文化的载体,如上面所说的书籍、绘画、音乐、戏剧、影视等精神产品以及其他种类繁多的物质产品如大坝、汽车、飞机、服装、碗筷等,都凝聚着一定时代的文化的价值观和规范,承载着一定的文化。而文化载体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文化产品来开展活动,如书籍本身只是包含了某些教育因素,并不是教育的载体,组织、引导人们读书、开展读书活动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同样的,音乐、绘画、戏剧等作品也只是内含了某种思想道德观念,其本身还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而组织人们欣赏、观看这些作品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注意发掘这些作品中的教育因素,引导人们在“听”和“读”的过程中、欣赏的过程中、观看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影响。

第二,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文化建设中去,通过文化建设过程感染人、教育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既通过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表现出来,又通过群体文化如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表现出来。这些文化形式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非常密切,对人的精神需求的满足和精神世界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有必要加大建设力度。以文化为载体,在很大的意义上讲,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包括上述形式在内的文化建设中去,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2.确定文化载体的依据。

(1)文化的内在特质和外在表征为思想政治教育以其为载体提供了根据和条件。

一般认为,文化主要是由符号和语言、价值观、规范、物质产品等因素所构成。符号和语言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文化的各个方面也只有通过语言和符号才能反映和传授;价值观是决定一种文化的理想和目标的一般的和抽象的观念,它影响乃至于决定社会规范的内容,从而决定人们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的根据;规范是人们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准则或指南,是价值观的具体化;物质产品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在它们上面,凝聚着特定时代文化的价值观和规范。由此可见,价值观及其具体化的规范是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向人们传导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以及相应的法律、道德规范,以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而由于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其本身就蕴涵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它对人的影响本来就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影响,因而文化具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在特质,这一特质为思想政治教育以其为载体提供了内在依据。

同时,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从横的方面说,一切人都是文化人,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的一切生活;一切社会的物也都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从纵的方面说,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片刻离不开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与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以及各种群体文化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家庭文化等息息相关,都受到各种文化事业和群体文化的深深影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其所运用的载体必须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如此方能覆盖到所有社会成员。文化显然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这一要求,其普遍性特征为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它作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载体提供了条件。

(2)以文化为载体是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现实要求。

生活方式是指“不同的个人、群体和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态度多样化,个性化突出;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与生活方式的这种多样化紧密相连,人们的就业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呈现明显的多样化趋势,主要表现为:职工和单位的终身固定的劳动关系发生变化,固定工逐步减少,合同工、临时工、协议工越来越多;原有的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就业选择被打破,在民营、私营、外资、中外合资企业就业的职工逐步增加,还有大量劳动者从事个体劳动经营;三是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逐步减少,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大量增加;从事多种职业和兼职的人越来越多,收入来源多样化;劳动力的流动大大增加,等等。

上述种种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提出了新要求。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思想的复杂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摒弃过去那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而采取与人们的实际情况相协调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文化载体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文化活动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因而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种文化活动中去,就既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求,又能适应不同的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而对其产生有效的教育影响。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则表明过去那种仅仅依托国有企事业单位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了,例如,对私营、民营和外资企业的职工以及大量的个体劳动者、流动农民,这种方式就覆盖不到,难以起作用。而文化载体则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通过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文化活动、文化建设,就可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有效地对上述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见,通过文化活动、文化建设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社会生活多样化的客观要求。同时,20余年来,我国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空前兴旺,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这又为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文化载体提供了现实条件。由此我们认为,以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选择。

(3)以文化为载体也是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任务、内容、方针、原则、方法、手段、载体以及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载体是连接上述各要素的枢纽,它对上述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及其整体功能的发挥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产生,都有重要影响。而以文化活动、文化建设为载体,无疑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大大扩展,使人们在享受丰富而健康的文化“大餐”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果。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特征

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载体的作用及其运用的对策方面,而对其特征的研究则较少,较薄弱。由于可供借鉴的文献不多,更由于笔者对该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因而此处对文化载体特征的粗浅描述只是一种尝试,所谓“抛砖引玉”,希望借此引起更多的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1.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

“文化载体”是对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的一个抽象的概括,其具体表现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文化事业,又包括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等。这里的每一类又都有许多更具体的形式,如通过文艺这一载体对人们进行教育,就包括引导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欣赏绘画、书法、雕塑、音乐、舞蹈,观看电影、电视剧、戏剧等多种形式;校园文化可进一步划分为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管理文化、校园群体文化如班级文化、寝室文化,等等。文化载体的这种多样性为新时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注重借助多种多样的文化载体,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对人的影响的全面性。

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建设等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一方面是要挖掘、激活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建设中蕴藏着的教育因素,另一方面是要有意识地将某些教育内容渗透到文化建设之中,从而强化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当我们借助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它对人们其他方面的影响仍然是存在的。因此,文化载体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既包括价值观念、思想观点、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影响,又包括文化知识、科学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影响,也包括对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意识的培养等;而且这些方面的影响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很难将其明确划分开来。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注意到文化载体的这一特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使其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产生更大的积极的影响。

3.影响方式的渗透性。

所谓渗透性是说寓于文化建设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在不知不觉、有意无意、润物无声中影响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对象往往“习焉不察”。这是文化自身特征的反映,文化是人们生存和发展须臾不可离开的“软”环境,对人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文化产品、文化建设自然也具有这一特征,寓于文化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是直接作用于教育对象的,它的作用常常伴随着文化自身的影响而潜滋暗长,对人们的感染和陶冶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这是文化载体区别于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载体的一个重要特征。

文化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人、影响人,就必须对人们具有吸引力。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文化为载体,从一个方面为解决这一课题提供了答案。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产品及文化建设之中,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就能更好地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内容的熏染。那些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秀文艺作品如《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等,对人们强烈而持久的吸引力,以及对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面貌的深远影响就说明了这一点。各种形式的文化建设也具有明显的这一作用。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例,校园的建筑、布局和绿化、楼房内外的装修、教室和宿舍的管理状况等,是长期影响学生品德、个性和心理的重要因素;建设一个美观、优雅和文化内涵丰富的校园环境,就能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熏陶和感染,成为一个高素养的人。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种类型的学术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社团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对所有参与者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品德、智慧才能、情趣爱好等身心发展,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染和陶冶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这些活动中,努力组织好这些活动,就能使校园文化的这种作用得到更好地实现,同时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在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以文化为载体,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选择。文化的覆盖面非常广,教科文卫体事业以及各种群体文化建设,与每个人都有密切关系,影响到每一个人;以文化为载体,就能较好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使其作用在最大范围内得到全面实现。

2.有利于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以文化为载体,就为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有效途径。如前所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即包括文化知识、科学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影响,也包括价值观念、思想观点、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影响;两方面的影响交融互摄、密切联系在一起。将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这种全面影响,即在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增进人们的文化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以此去潜移默化地感染人、影响人,从而促进人们把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内化为自己的品德素质。由此可见,文化载体能满足人们全面发展的多方面需要,是把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的较好的有效的途径。

3.有利于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全民一致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重大变化。过去那种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全民一致的价值观的格局已被打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全民一致的价值观尚未形成,人们在价值观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在全社会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以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环节。因为任何文化其核心都是一定的价值观,而就其心理机制而言,文化可以看作是一定群体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即群体成员对一定的社会刺激产生的类似反应。例如,在特定社会里,为文化所否定的事物和行为,必定为大多数人所鄙弃;被文化所肯定的事物和行为,必定为大多数人所追求。文化的这种机理对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是有利的。以文化为载体,就是充分利用这种机理,将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求的价值观融入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中,使人们经过文化的熏染,在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形成大体一致的价值观。文化载体在这方面的作用是其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可比拟的。文化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是多方面的,仅从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文化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用,下大力运用好文化载体。

 

: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 年。

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 学习出版社, 2000 年。

③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年。

④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人民出版社, 2001年。

(责任编辑:章克团

上一条:周秦时期青铜器艺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研究 下一条: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思考

关闭

宝鸡文理学院 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