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周秦伦理中的孝道对现今农村家庭养老之启示 蒋 华 邓如意

2017年09月07日 16:55  点击:[]

内容提要:“十三经”我们主要以《诗经》和《孝经》为例来探讨“孝”的内涵。《诗经》中“孝”主要表现在:探望父母、体谅父母的不易和怀念父母以及奉养父母方面。而《孝经》当中“孝”主要表现在:赡养和敬爱父母、丧礼与祭祀、孝之类推与光宗耀祖等方面。这为我们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出了有效而有价值的参考。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日,继承并弘扬孝敬父母、的古代伦理道德,营造和谐中国及和睦的家庭氛围与社会风气,弘扬周秦伦理中的孝文化对于实现城市和农村养老具有精神保障作用,使整个社会和谐而安宁。

关键词:孝   周秦伦理   农村养老   诗经   孝经

 

   从相关数据显示看,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持续加剧之势,截至2008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已增至1.69亿,占总人口的12.79%,并以年均近千万的增幅在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老龄化程度城乡倒置情况十分突出,农村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城市。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七成以上。据我们在永州邮亭圩镇和接履桥镇20个村的调查显示,有72%的儿女对父母感情麻木,32%的儿女不赡养甚至虐待老人,有13%的儿女有时甚至打骂父母。农民的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公民义务。然而在农村,不赡养老人的现象很突出,急待解决。有一首打油诗描述了目前家庭养老所存在尴尬

隔窗望见儿喂儿,遥想当年我喂儿。儿喂儿来不喂我,不知将来谁喂儿。

针对敬老意识淡漠等社会现象,更要大力呼吁孝道回归,而不是把提倡孝道沦为一个空头的口号。我们在这里借用《诗经》和《孝经》等周秦著名伦理著作中的孝道来解决现代农村养老问题,请各位学者专家指教。

一、周秦伦理经典著作中的孝道

“孝”决定着中国文化的实质,既维系着中国人的物质的生存秩序,也维系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所需。舜虽处五帝之末,却被后人尊为“百孝之首”。舜的身体力行显示了舜帝的“至孝”,并因此而创建了中国原生道德文化。“孝”《说文》如是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清段玉裁如是训解:“顺于道,不逆不伦,是谓之蓄。”从上述解释可以看出,“孝”本意就是子女服侍父母,父母对其行为作出好的评价。“孝”具有丰富的精神范畴,是感性和理性的有机统一。

伦理哲学是一个以“仁”为其理论特色和以“孝”为其实践内容、二者互为表里的道德规范体系。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有其特定的反映对象,由孔子开创的儒家伦理哲学是以周代的社会道德风尚为主要反映对象而形成的,或者说儒家伦理哲学是对周代社会道德风尚的理论概括和提升。游唤民精辟地指出,中国古代是在氏族社会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的情况下进入文明社会的,所建立的是一种独特的宗法制。在其中,最高统治者是皇帝,管理普天下的土地和臣民。从政治关系上来说,皇帝是天下的共主。从宗法关系来看,他是天下的大宗。因为西周实行的是同姓不婚制,与异性贵族是联姻关系。这就构成了一种巨大而牢固的血缘关系网,它是宗法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处理这种关系的总原则就是孝。肖群忠指出,《礼记》成书于西汉,是由先秦至汉初儒家著作汇编而成的文集。在所有古籍中,《礼记》是宣扬孝道思想很丰富的一本书,不仅对中国文化之孝道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对历代孝道之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左传》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孝在《左传》中显得十分重要。孝是礼的开始。

用孝来号令诸候,这就是道德的准则。《诗经》中说得好,孝子的孝心没有竭尽,永远可以感染你的同类。马景仑指出,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中,“孝”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以孔子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孔子用以规范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原则。

胡小星指出,孝属于伦理的范畴,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子代对父代、晚辈对长辈而言的,其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孝是行仁的根本,是礼的基础。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孔子弘扬了华夏先民的优良传统,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给予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并不遗余力、身体力行地进行践履、倡导。在当时来讲,它对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淳化民风,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巩固正常的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繁荣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孝理论源远流长,其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自觉到强化、定型的过程。王文东指出,孝是儒家伦理中的一个原生性范畴,也是一个具有大众性和民间性的道德理念。孟子之孝富有原创性,涵盖了后世乃至我们今天倡导的孝行的主要方面。周淑萍指出,仁学是孟子伦理、哲学、政治等思想学说的核心和实质,孝则是孟子仁学的源泉、最终基础和归宿,孝是为政之本,伦理道德之本。杜建芳、俞师认为,中国文化历来有注重孝道的传统。孝道被视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最大的特质。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原则。

1.1《诗经》当中孝之表现

A探望父母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为,服之无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诗经·葛覃》)

此女子结婚之后为了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精心地做了各种准备:采葛煮葛,织成粗细葛布,再做好漂亮的衣服,又在得到了师氏的同意,让自己的父母看了高兴,放心。这么孝顺的女儿自然会得到父母的欢心。

B:体谅父母的不易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痊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诗经·北风·凯风》)

诗人在夏日温暖的和风吹拂下,看到枣树在发芽,联想到母亲养儿肓女的辛苦,心里感动好生惭愧。梅良勇、张方玉指出,孝意识的出现,一方面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血缘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子女的成长在经济上依赖于父母的养育。显然,这个看法是正确的。

C:怀念父母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桑树、梓树为父母所栽,子孙看见,缅怀先人,必恭必敬。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诗经·小雅·蓼莪》

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太劳累!爹妈生下我喂养我,出入家门抱着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想我不愿离开我。想报爹妈大恩德,奈何南山高峻难逾越,暴风凄厉透骨凉。别人都能养父母,我却无法去送葬?显示了自己深深的自责。有学者曾经这样分析:父母生育了养育了孩子,其中第四章中的动词把这个过程诠释得特别传神: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这九个动词把父母养育儿子的艰辛过程写得字字含情,如泣如诉。清人姚际恒如是评论:“勾人眼泪全在此无数‘我’字”(转引自王秀梅)。

这一首是儿子悼念父母的诗。诗人痛惜父母辛辛苦苦地养育了他,而他却不能报恩德于万一。子女赡养父母、孝敬父母,这是我国人民的美德之一,直至今日,仍然是一项必须提倡的公德,人人都应尽这个责任。这首诗写出了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写出了父母对儿子的深深的爱。全诗情真意切,表现了作者对父母的深厚感情。方玉润称此诗为“千古孝思绝作,尽人能识”,而严粲甚至感慨地说,“呜呼!读此诗而不感动者,非人子也。”华锋指出,《诗经》中具有浓郁的孝道德意识,成为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成为许多王朝治国的基础。唐太宗在生日时,感念父母的恩德,以吟咏《蓼莪》来抒发情思。

D:奉养父母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不能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不能稷黍。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不能稷黍。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诗经·唐风·鸨羽》)

王家差事没个完,不能种植稷和黍,父母又哪里来的粮食吃呢?王家差事没个完,我的父母又依靠谁来照顾?苍天在上,我们平民的生活几时能正常呢?这首诗显示:人们久久地从事战争,没有时间来耕种,当然年迈的父母只能自食其力。此首诗表现了不能从事耕种以奉养父母的怨恨,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孝顺。

1.2《孝经》当中孝之表现

A:赡养和敬爱父母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经·庶人章第六》

侍奉年迈的父母,这是孝道最基本的要求和内容。如果再进一步的话,那么就是在孝养的同时使父母身心愉悦。如: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谓之要道也。”《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显然,敬爱父母,使父母愉悦也是行孝道之重要内容,是推行孝道之关键所在(参陈桂得)。

B丧礼与祭祀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哀,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厝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孝经·丧亲章第十八》丧亲,要有悲哀之情,具体表现为:哭不哀,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孝经·纪孝行章第十》孝之事亲,其中内容之一就是“祭则致其严”。

C:孝之类推与光宗耀祖

孝可以对父母,但对其它老人也要尽孝道。如: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孝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孝经·天子章第二》

可见,孝不仅限于父子关系,而且它还把对父母的孝类推到社会中所有老者的身上,要求人们用孝敬自己父母的感情去敬爱天下老年人。

光宗耀祖当然也是孝道内容之一。如: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可见,严格要求自己,事业有成,光宗耀祖也是孝道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周秦伦理中“孝”的现代价值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流动更加频繁,青年人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享受家庭温馨生活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往往淡忘了对老年人的关爱与照顾。用例一则(摘自学者著作):

2004年寒假之际,我到一农村。在临近过年时,村里一位老人忽然去世,当我得知她去世的原因后,震惊不已,这也引发了我对“孝”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地位的怀疑与忧虑。这位老人六十七岁,有三儿儿女,都已经分家或成家。她的老伴两年前积劳成疾去世,她也体弱多病,无法自主生活。由于三个儿子都在本村,两女嫁至外村。她老伴去世后第一年她在三个儿子加轮过,两个女儿过节时带点食物探望一下。结果第二年,几个儿子,儿媳都嫌弃老人太麻烦,要求两个女儿家也应轮到,否则不公平。然而,两个女儿已伺候各自的公婆为由拒绝。老人向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后,愤怒之际,不顾众乡邻的好言相劝,坚决托人到镇法院状告其子女不孝。经法院审理后判决让老人住村里养老所(类似五保户),五个子女每个月各自出一定的钱和粮食。判决后,五个子女纷纷责骂老人,撕破脸,老人思前想后,终于在某天晚上拿着农药到最近的大儿子家门口喝药,自杀了

这件事在村里闹得沸沸扬扬的,她的大儿媳更是要死要活了好几天。村里人更多的言论竟然是:都这么大年纪了,也不为子女想一下!即使一些同样受子女抛弃的老人也感慨:老糊涂啊,还活几天啊,这么害儿女

近年来,我国建立在传统孝道基础之上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在尚未进入现代社会的条件下,快速跨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08年初,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接近1.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以上,其中有6成分布在农村。与此相伴而来的是人口倒金字塔结构的出现,年轻一代所要奉养的老人数量成倍增加,精神与经济压力日益增大。而大家庭的解体与核心家庭的逐渐普及,也使得前人为孝养所制定的子女日常行为规范难以为继。二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市场经济的繁荣与自然经济的的衰落,使得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物质欲望日益膨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调转化为了激烈的生存与发展竞争。因而,人们更多地是在关注自身的生存和下一代的成长,敬老养老观念日益淡化。三是文化结构的变化。随着多元文化对一元文化的取代,钟情于西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年轻一代,无形中接受了西方流行的社会化养老模式与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更多地看到了家庭养老模式的不足,和要求子女盲从父母所带来的弊端。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体系建设还很不健全,社会化养老远没有发展起来,还无法适应保障养老质量,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晚清曾国藩曾经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近代 梁漱溟 先生也说:中国文化就是孝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孝道长期被奉为“仁义之本”与“百善之首”,对中华民族的道德、宗教、政治、民俗、艺术等,以及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均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近代以来,学术界在应该如何对待传统孝道的问题上,却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一是认为传统孝道对我国社会的负面影响太大,太深,必须彻底肃清其流毒;二是认为,传统孝道对于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建设仍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定不移地发扬光大;三是认为,传统孝道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必须批判地继承。我们同意第三种看法。

面对着目前这种“不孝”的社会状况,我们需要从周秦伦理中去寻找应对挑战的思路和方法。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日,继承并弘扬孝敬父母、的古代伦理道德,营造和谐中国及和睦的家庭氛围与社会风气,乃是每一个“龙的传人”的应尽义务和光荣职责。“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人伦理常的国度。以家族为本位的的人伦亲情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其它一切的社会关系都是以此为出发点而生发出来的。可知,弘扬周秦伦理中的孝文化对于实现城市和农村养老具有精神保障作用,使整个社会和谐而安宁。

参考文献:

罗移山.论《周易》的孝意识及其特色[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9183-186

游唤民.尚书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肖群忠.礼记的孝道思想及其泛化[J],西北师大学报,1995233-37

马景仑、赵英黎.略论孔子及儒家“孝”的思想——论《论语》、《孟子》、《孝经》阅读札记[J]孔子研究1996112-19

胡小星.《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代价值[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118-20

王文东.孝——在孔子与孟子之间[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51-6

周淑萍.孟子的孝道思想底蕴[J],唐都学刊,1999425-28

杜建芳、俞师.从《论语》《孟子》看孔孟孝道思想的承变[J],广西大学学报;20075216-217

梅良勇、张方玉.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渊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263-67

王秀梅译注.诗经[M],中华书局,2006

华锋,论《诗经》的道德意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97-100

上一条:周秦儒道互济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 郑维铭 郑丹凌 下一条:韩国大邱教育大学张闰洙教授一行来我校进行交流参访活动

关闭

宝鸡文理学院 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