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周秦儒道互济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 郑维铭 郑丹凌

2017年09月13日 17:03  点击:[]

摘要肇启于周秦之际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儒道两家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反相成,共同构筑传统民族精神的思想宝库。尤其在人生处世立身方面,则是儒道杂糅互济,给人生以力量和智慧,引导人生开拓与避险,给人生以精神安身之所。探究周秦儒道互济的人生论,对现代人生社会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现代人生和社会可以从积极进取与无为无欲的人生态度中吸取智慧,在人生征途上进退有方,徐疾有度;从见利思义与物我忘义利观中寻找平衡点,享受现代物质生活,更注重高尚精神生活追求;从推己及人与世安命的处世准则学习为人处世艺术;从仁民惜物与道生万物互利共生然观中借鉴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智慧。

关键词周秦  儒道相济  人生智慧  启示

肇启于周秦之际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儒道两家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反相成,共同构筑传统民族精神的思想宝库。传统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儒法兼有,意识形态与施政固基并用;儒道杂糅,积极入世与进退自如兼得。而在人生处世立身方面,则是儒道杂糅互济,给人生以力量和智慧,引导人生开拓与避险,给人生以精神安身之所。

当代哲学 家张岱年 先生说:“人生论实是中国哲学所特重的。可以说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触及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总结吸取中国古代传统人生论的精髓,对于当今人生社会,仍然存在值得珍视的价值。

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极其丰富的人生智慧,位置特重

1、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和人生论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睿智、进取、和谐、兼容、博大的民族精神。在当今提倡和发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就包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有学者给了这样的定义:“一个民族共同的思想、文化、道德、精神气质、心理品质等在历史发展进步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稳定的、统一的精神状态。”

(夏伟东)可见民族精神涵盖甚广,传统文化则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和表现。而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人生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和特殊的地位,用上文所引张岱年的话来说就是“人生论实是中国哲学所特重的。可以说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

人生智慧蕴含在人生论之中。人生论也称人生理论或人生哲理,是对人生的看法、态度、价值观的总和,是哲学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运用,是人生的经验总结和指导人生免于迷失的智慧。

2、人生论何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特重的位置

诚如张岱年所言人生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重的地位。可相比西方文化,为什么中国人的祖先会特别重视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呢?这或许需要听听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对这个问题的观点了。冯友兰说:“《论语》说:‘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读这段话,我悟出其中的一些道理,暗示着古代中国人和古代希腊人的不同。”按照 先生的论述,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不同有着各自的不同的地理背景和经济背景。中国是大陆国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海的观念很模糊、很薄弱。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靠农业为生,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土地是不能移动的,一家几代人都要生活在一起,由此发展起了中国的家族制度。从事农业的经济背景,造就了注重直接领悟、注重经验、崇敬祖先、维护共同利益的文化特点。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人伦社会,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推及对世界的看法,成为一个突出的特点。人生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十分特殊的重要地位。(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二章的论述)

二、周秦儒道相济的人生论的异中有同相互融通

中国古代周秦之间的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理论学术领域,形成了一个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学术空前繁荣局面。而争鸣的“百家”,实际上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主要有儒道墨法四家。其中,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人生智慧的启迪来说,是以相互区别、相互补充、异中有同的儒与道两家影响为最大,尤其是孔子和老子庄子貌似迥异的人生论实则有异有同、相互补充、相互融通,给人以智慧。

1、积极入世和无为无欲的人生态度相反相成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人生态度总的来说是积极入世的,是倡导努力进取的。孔子一生都在学习、提升和进取。孔子虽然有贵族家世的背景,可是他出生年代的已经没落、跌入贫贱的家道,逼着他从事许多下层的人干的活。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这样描述他一生的不停进取:“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这样评价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样的乐观进取,就在于他崇尚人的独立意志和人格尊严,认为人什么时候都不可丧志,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用积极入世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去对待生活,就能随遇而安,各得其所。物质条件允许时,会讲究能享用,从《论语》中可以看到孔子是十分讲究物质生活的,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物质条件艰苦时,也能从自然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他赞赏这样的生活态度:“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尽情在自然风光中享受人生乐趣。

积极入世地对待社会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孔子说:“仁者必有勇”“见危授命”。他自己就把“克己复礼”当作毕生的历史责任的,也是对和他一样的君子圣人的社会要求。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成了历代儒者的传统,留下了激励后人的诸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语)的千古名言,成为中华民族不绝如缕的传统。

在同样的问题上,道家表现了一种清静无为、无欲无争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源之于老子对世界的看法。在老子看来,“道”是世界本原,宇宙法则,道的作用以弱取胜“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把对道的理解的道理运用于人生,就应该做到无为无欲无争。如老子所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这里,老子的态度并不完全是消极退避的,“不争”是手段,要达到的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目的。

如果说老子是以不争达到莫能与之争,在庄子那里则是在矛盾丛生、险恶的社会中以不争求得身心两全,以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庄子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面对矛盾丛生的乱世,庄子超然物外的态度对待功名利禄,据《史记·老子韩子列传》:楚威王听说庄子贤而有才,派使者带千金请庄子出来做官,庄子笑着说“子不独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积极入世和无为无欲的人生态度,看似矛盾对立,实则异中有同,互补共存,都是人生所必需的智慧。人生既需要积极进取,当仁不让,勇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也需要在复杂多变、矛盾丛生的险恶环境中学会自我保护,善于化险为夷,要有静观时变的耐心,要有以退为进的策略,才能得以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2见利思义与物我兩忘义利观的互补共存

人生如何对待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是人生一大课题。不同的回答就形成不同的义利观。孔子重视人生的道德境界和精神生活。他告诫弟子要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种境界是要通过学习和修养去达到的。他以对义利的态度来区分君子与小人,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了维护仁义,宁可牺牲生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时,孔子也不排斥物质利益,只是这种利益的获得要符合“义”的要求,他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可见孔子的义利观不是绝对的,他对富与贵的利的肯定是“义”为条件的。其实老庄的道家的义利观虽然说是绝利弃义,但也是有条件的。老子认为:“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从老子的“虚心实腹”的主张那里可以看到,老子既不一概绝利,也有他的“义”,即圣人实现“无不治”的道理。庄子则追求的是一种至德至仁至大至宽的自由境界,他说:“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庄子主张通过遗忘肢体,抛弃自己的智慧,离开躯体除去心智和大道融为一体,达到“坐忘”的境界。

一般地说,儒家主张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而道家的义利观被认为是绝利弃义、追求物我兩忘的境界。这两者的确是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但细加揣摩,也不难找到它们异中有同的地方。儒家的轻利和道家的绝利固然有程度轻重之分,但在不一味地追求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重视精神的快乐自由的意义上是相通的;而道家的弃义本来就是对儒家的“义”的批判,但也有自己的“义”的主张,这就是“不为物累,不为物役”的身心自由境界。

3、推己及人与順世安命的处世准则的相融互通

作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的仁是什么?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道德准则和社会理想。仁的基本要求就是“爱人”。《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提倡爱人,泛爱众。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有问题有矛盾从反省自己开始,“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唐朝的韩愈对这个准则作了进一步的阐发:“ 古之 君子,其责己则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人离不开社会,人生绕不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用孔子这种推己及人、责己以严的准则去处理人际关系和群我关系,就可以达到人际和谐,社会安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是孔子“爱人”思想的延伸,是推己及人的处世准则所达到的社会效果。

与儒家以自己为出发点去为别人着想,先从自己做起的推己及人的处世原则不同,道家奉行的是不争无欲、顺世安命的准则。老子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在老子看来,为人给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也多,不用去争。庄子认为:“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人们以忘却自我的态度去对待生活,谁能伤害他呢?以忘却自我使自己安身立命。以“无己”“坐忘”的方法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志士是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而道家追求的是忘却自我和一切功名利禄的境界,如庄子所说:“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个是为功业而不惜牺牲自己,一个是根本不把功业放在心上,但在忘却自我这一点上是相通的。

4、仁民惜物与道法自然、万物互利共生然观的兼容

天人关系是人生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回答人在天地宇宙中的位置,也回答人应该如何对待天地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回答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虽然儒道存在出发点、论证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但在总体上是存在更多的相通兼容之处的。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仁”既“爱人”也“爱物”,由爱人爱物而推及对天地万物的爱护和爱惜。在孔子看来,人是天地万物中最重要的。《论语》中记载,马厩失火,孔子闻知后第一个反应是问有没有伤到人,不问马。(《乡党》)孔子极力倡导济众扶弱的精神,他十分肯定他的学生子贡“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主张,认为“君子周急不继富”,就是说,一个人应该广泛地周济困难的人群,救援那些最急需的人,而不是去锦上添花地使人致富。孔子的仁爱思想是逐层推广的,从爱人的思想出发,由“亲亲”开始,进而到爱众、仁民、惜物,如孟子所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形成了“仁及草木”的传统。孔子主张,人要爱物惜物,要以怜惜之心对待自然界其他生物。《论语·述而》篇中有一条重要的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即反对滥捕滥杀鱼鸟等生物。

老庄的道家的天人观可以从他们关于道与万物、道与人生的思想中领悟。在老子看来,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还使万事万物成长发展,“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道生万物,道养育万物,也包括人在内。“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只不过是天地万事万物中的一种。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机理,认为万物都是在阴阳两气的相互激荡、相互和谐中产生的,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天地相合”所生。自然万物都应遵循“相生相养”之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信奉道者,才能平等相处。人的生命也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因此,要以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要看到无度地追求物欲的危害性。所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孔子的以仁为出发点由爱人爱众推及万物,以仁为出发点实际上也就是以人为出发点。老子的天人观则一开始就把天地万物摆在与人平等的地位,出发点不同,却同样地到达了人生要与天地宇宙间万事万物平等相处的归宿点。

三、从周秦儒道互济的人生智慧中可以得到的现代启迪

对周秦儒道相互区别又各有强调、相互补充、异中有同的人生论细加品味,其中许多真知灼见值得现代人生品味和思考,许多人生智慧留给现代人生社会以深刻的启迪。

1、吸取积极进取与无为无欲的人生态度中的智慧,在人生征途上进退有方,徐疾有度,操之在己。

儒家积极入世、倡导进取的人生态度给人生以前进的动力。做人本该积极,要志存高远,以天下为己任,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为人生创造更高的价值,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尤其是青年人,要目光远大,敢于担当,善于学习,积极锻炼,努力成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人们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勇于拼搏,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是可以从儒家积极进取的人生智慧中吸取力量的。

人生并非坦途,并非只有一帆风顺。如大海行船,有风浪,有暗礁,有险滩。人生路不可能只有前进不知退避,只知乘风破浪不懂曲折迂回。在漫长莫测的人生路上,还应该记取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的告诫,规避风险,知进知退,以退为进,“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其无为而无所不为。特别是在物欲诱惑面前,在人生修养中,老子的“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庄子的“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等良言,可以给我们以教益。

把握好自己,是进是退,亦徐亦疾,控制好人生的节奏和方向,是需要用心总结和思考的重要课题。儒家人生论给人生激励前进的动力,老庄道家的人生论使人生以清醒、冷静、达观的智慧,把这二者结合起来,人生就可以积极而不急躁,坚韧而不失灵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达到更高的境界。

2见利思义与物我兩忘义利观中寻找平衡,享受现代物质生活,更注重高尚精神生活追求。

物质生活是人生的基础。追求物质生活的幸福,也是符合人性的。孔子也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可见人按其本性都是追求更好更高的物质生活享受的。人生又是需要有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的,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的物质生活享受,有执着精神追求的人是宁可选择放弃的。同样是上文所引的孔子关于富与贵的那段话,孔子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要“以其道得之”,即要符合他所追求的精神价值标准。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等浮云。”孟子则把那些只满足于物质生活而缺乏教化的人喻为与禽兽差不多,他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这些思想培育了中华民族注重精神情操、重气节、重礼义的优良传统。

与儒家有条件地承认人的物欲不同,道家则是更明确地把物欲看作是对人达到自由境界的障碍。老子就告诫人们对待物欲要懂得知止知足,他说:“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就像用容器盛水一样,在盛满以前就要赶快停止,又像利器不可锋芒太露,不然就容易折断,对于财富不能占有太多,不然祸害无穷。因此他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对此,庄子认为在物质世界面前,能做到利用万物而不受制于物那就不会为物所累。甚至把自己也看作不存在一样,那样处世,就没有谁可以加害了。这就是所谓物我兩忘,这样就到了人生的自由自在的境界。

在当今通行市场经济法则的社会环境中,孔子的儒家见利思义的义利观有十分重要的针砭时弊的作用,其现实意义十分明显。而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背景下,记取道家“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物物而不物于物”的箴言,也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我们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时,保持一份对高尚的精神生活追求的执着,也是现代人生所必需的。

3、从推己及人与順世安命的处世准则中学习为人处世艺术

人是社会的人,能否处理好人生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往往影响人生的成败。这是一门需要学习、体悟、总结、提升的人生艺术。学习和吸取传统人生智慧中的精华是掌握这门艺术的必要途径。现代社会矛盾丛生,竞争激烈,人与人之间关系纷纭复杂,如何恰当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即不胆怯竞争,又不无端伤害,是现代人生必然面对和必须解决的课题。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存在不可低估的广泛的运用价值。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在人际关系和社会矛盾中,自觉地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在矛盾纷争中能从自觉约束自己做起,能多替别人设想,社会将会因此增添多少和谐,人们将会因此更获得多少安宁。

而面对着强大的社会矛盾的庞然大物,老子的做法则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庄子则以“庖丁解牛”的办法“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xlvii]。老庄的道家的处世艺术看似消极,实际上是以退为进,以“无争”“无欲”“无为”的低调姿态去避免与矛盾直接碰撞,避免在矛盾纷争中两败俱伤,也有效地保全自己,求得求得身心两全,保身”“全生”“养亲”“尽年。这也不失为一种人生智慧,处世艺术。

4、从仁民惜物与道生万物互利共生然观中借鉴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智慧

儒家的仁民惜物、仁及草木的自然观和道家人与万物一体、互利共生的思想,在生态严重破坏、森林遭大量砍伐,能源日趋枯竭,物种无可奈何灭绝的全球问题丛生的今天,尤显其宝贵的思想财富的价值。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发自然、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愈益优化,人类在自然面前有了更大的改造力量,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由,于是人类渐渐淡漠了对自然的敬畏,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自然资源的爱护,膨胀了对无欲的满足,透支了本属子孙后代享用的财富,遗留了需要用几代人去解决的环境问题。面对着工业化、城市化、过度开发和人口剧增等带来的全球性问题,人们把目光投向东方寻求解决问题的智慧。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预言要拯救人类21世纪生存危机,唯有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学习,他一针见血地说:“现代人的贪婪将会把珍贵的资源消耗殆尽,从而剥夺了后代人的生存权。而且贪欲本身就是一个罪恶。它隐藏于人性内部的动物性的一面。不过,人类身为动物又高于动物,若一味沉溺于贪婪,就失掉了做人的尊严”“在允许贪欲肆虐的社会里,前途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制的贪婪将导致自灭”。儒家思想历来主张仁民惜物,如《朱子治家格言》所说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反对任何浪费、奢侈的行为,把它称为“暴殄天物”,形成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品德和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传统观念。道家“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物物而不物于物”、和顺外物的思想启迪我们,要以敬畏自然之心,学会善待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爱好环境,节约资源,物尽其用,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是从儒道互济的人生论中可以得到的现代启示。

参考文献

[i]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65

[ii]《论语·子罕》,以下引自该书只注篇名

[iii]《为政》。

[iv]《雍也》

[v]《子罕》。

[vi]《乡党》

[vii]《述而》

[viii]《先进》

[ix]《宪问》

[x]《颜渊》

[xi]《道德经》第73

[xii]《道德经》第57

[xiii]《道德经》第66

[xiv]《庄子·养生主》。

[xv]又见《庄子·秋水》《列御寇》。

[xvi]《里仁》。

[xvii]《卫灵公》。

[xviii]《里仁》。

[xix]《道德经》第3章。

[xx]《庄子·天地》。

[xxi]《颜渊》。

[xxii]《颜渊》。

[xxiii]《卫灵公》。

[xxiv]韩愈:《原毁》。

[xxv]《颜渊》。

[xxvi]《学而》。

[xxvii]《道德经》第81章。

[xxviii]《庄子·山木》。

[xxix]《庄子·逍遥游》。

[xxx]《雍也》。

[xxxi]《孟子·尽心上》。

[xxxii]《道德经》第42章。

[xxxiii]《道德经》第51章。

[xxxiv]《道德经》第25章。

[xxxv]《道德经》第42章。

[xxxvi]《道德经》第77章。

[xxxvii]《道德经》第12章。

[xxxviii]《道德经》第5841.

[xxxix]《道德经》第66章。

[xl]《道德经》第46章。

[xli]《庄子·人间世》。

[xlii]《里仁》。

[xliii]《述而》。

[xliv]《孟子·滕文公上》。

[xlv]《道德经》第46章。

[xlvi]《道德经》第9章。

[xlvii]《庄子·养生主》。

[xlviii]池田大作、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北京:苟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第57页。

上一条:陕西历史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 高叶青 下一条:周秦伦理中的孝道对现今农村家庭养老之启示 蒋 华 邓如意

关闭

宝鸡文理学院 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