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2021年10月11日 10:05 郑元景 点击:[]

[摘要]新媒体具有体现时代气息和辐射力、渗透力强等优势,成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具时代感的新阵地。但新媒体传播的“无屏障性”和内容的多样化等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高校可以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打造复合型、专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健全新媒体信息监管机制等三方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当前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巨大变革,舆论环境日益错综复杂,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大学生能够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渠道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要继承和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充分挖掘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把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阵地。

一、新媒体的特性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实际上随历史变迁而不断改变指涉对象。任何时代都会有相对而言的新媒体。目前,包括3G网络、博客、微博、手机、虚拟社区、PDA、MP4、IPTV等在内,成为当代意义的“新媒体”。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它改变了传统大众传媒的一点对多点的传播方式,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有效的即时性、高度集成性与泛在的网络性等特点。其在教育方面的优越性在于:资源丰富、方便快捷、开放共享、尊重个性、互动性强、虚拟仿真、更具人性化。技术变革导致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数字化的新媒体带来人类教育、学习、交流方式的变革,为当代教育提供了有效的传播理念和模式,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新媒体的先进性和多样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新媒体是当代新兴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多样化的传播形式相融合,形成互联网、手机网络与电视网络之间的交融与互动,使得信息传播呈现出超地域、跨文化的开放特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当代大学生尤其关注并热衷接受新事物。凭借新媒体,我们可以发挥其与各种网络工具结合的优势,构建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的横向和纵向载体,如主题网站、手机报、博客、微博、BBS、MSN、QQ等数字化校园平台等,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学生传递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从而形成广阔的共享平台。

2.新媒体的时效性和便捷性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由于新媒体具有跨越时空传播信息的特性,教育内容可凭借“媒体联动”、“资源共享”等方式从一种媒介终端传递至另一种媒介终端,促进了电脑网络与手机网络、各类阅读器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形成了“流媒体”现象,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渗透力大大提升,实现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全员覆盖、全程融入、全面渗透。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微博等新媒体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学生还能通过新媒体及时了解社会现实、新闻热点,了解不同国家的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念,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如汶川大地震中“大爱思想”的广泛传播、民族凝聚力的深度延伸都体现了新媒体的威力与功能。总之,新媒体的时效性和便捷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不仅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提高了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还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代感和可信度。

3.新媒体的交互性和虚拟性可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博客、MSN、BBS、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信息传播更具有实时交互性,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获得者、传播者、发布者,还可以自主地与他人进行在线交流。教育是主客体间的交往、对话与理解,新媒体极大地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从单向被动式向多向互动式转变,能够吸引更多的受教育者,参与度得以提高,使受教育者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和互动交流。

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大学生乐于使用匿名方式交流思想、传递情感、宣泄压力,这使得在虚拟空间更容易形成开诚布公、畅所欲言的气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可借助新媒体及时了解和收集大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和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全面、深入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和思想动态,还可进行虚拟化的情景设计,提供仿真的问题背景,再现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人际或者社会难题,让大学生成为情景中的角色并自主作出反应,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各种真正的道德情景,然后教师可以针对大学生在虚拟化环境下暴露出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组织讨论,并反馈到现实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传统单一性、平面化的教育模式不可比拟的效果。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1.新媒体传播的“无屏障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加难度

BLOG、E-mail、MSN等新媒体传播没有国界,信息传播超地域、跨文化的开放特征使其内容繁多但却无序。由于新媒体不仅仅是传播工具,也在发挥着塑造思想和建构观念的功能,所以,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势力都力争利用它宣传、争夺受众。新媒体介入后的校园信息的发布、传播和使用更加自由,少数西方国家凭借对网络高新技术的垄断,输出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某些腐朽的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理性的判断能力尚在形成中,若长期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容易导致理想信念迷失、价值观混乱、法制道德意识弱化,从而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加难度。

2.新媒体的虚拟性容易引发部分大学生出现人格障碍和认知偏差

新媒体具有较强的虚拟性和匿名性,这给人的行为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使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挥。但是部分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辨别力较弱,在虚拟环境下容易沉溺于虚拟空间随意发挥主动性,现实人格与虚拟人格频繁转换,易诱发人格障碍和责任意识弱化;部分大学生逃避现实,沉浸于虚幻的个人成就之中,人际关系疏远,容易诱发心理疾患和认知偏差,有时导致道德失范乃至违法犯罪行为。如利用新媒体发布假消息、散布谣言、制造病毒软件甚至通过网络盗骗他人钱物等。

3.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

新媒体信息传播呈分散化状态,具有不确定性和离散性,多维的传播模式增加了政府控制信息源的难度。新媒体环境下,错综复杂、多样化的超量信息,影响着大学生对信息的正确辨别和选择。尤其是对商业利益的过度追求,部分新媒体充斥着快餐文化、低俗文化,有的触及社会道德和公众价值观的底线,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着人们的观念、情感和态度,干扰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生活方式和理想追求。当代,与主流价值不同的意识形态在新媒体中不时呈现,不同的价值视角和多样化的新媒体传播内容使部分大学生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价值追求的过程中受到不良干扰,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

三、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拓展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增强引导力和渗透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能仅限于教室和课堂时间,应该延伸到课外,构筑以校园生活为基点的新媒体与传统优势相融合的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一,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渠道,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进媒体”。支持更多的新闻、宣传、文化以及党团组织进入网络,运用新媒体技术,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打造“贴近实际、贴近师生、贴近生活”的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把网站建设成信息库、知识库、思想库,重视议题设置的舆论引导作用,这实际上是“渗透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运用。第二,运用新媒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E-mail、QQ、MSN、BBS、博客、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地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第三,运用新媒体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把握切入点,精心设计,通过专题新闻、学术讲座、热点讨论、辩论演讲、榜样宣传等方式,努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净化校园文化传播环境,更好地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提升师生媒介素养,打造复合型、专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包括三个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工作和生活,通过媒介发出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1](P19)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泛滥、价值多样的现象,高校要加强引导,提升师生媒介素养,增强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不仅仅是“说服”、“传递”信息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信息“分析”、“鉴别”、“筛选”、“评价”、“引导”能力的提升、完善。高校要真正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出新要求,打造一支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作队伍。因此,要注重专门人才的选拔培养,精心打造一支既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熟悉大学生成长规律、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又精通传播学能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专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3.健全新媒体信息监管机制,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新媒体舆论阵地,积极整合新媒体的优势资源的同时,必须优化新媒体信息环境,建立健全校园新媒体的信息监管机制,对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信息传播的渠道、途径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形成有机的管理运行链条,这是做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保障。胡锦涛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2]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的一切有利因素。政府信息主管部门要强化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监控和管理,加快新媒体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法规建设,依法审查并过滤信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从源头上净化网络。高校要建立健全校园媒体信息的监管机制,通过建设网络虚拟组织、设立网络管理员等方式加大信息传播的监管力度,还要适时建立校园网络发言人机制,建立健全针对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在新媒体环境下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形成健康的社会舆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2]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6-21(1).

*本文系福建省社科规划合作项目“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实效性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B2045)和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专项“新时期高校思政理论课信息化教学实效性研究”(项目批准号:JA09349S)的阶段性成果。1082011年第11期(总第155期)

 

上一条: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70年回溯与前瞻 下一条:周秦时期青铜器艺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研究

关闭

宝鸡文理学院 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