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仁学”伦理思想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对于加强新时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规范和调节社会各方面关系,改善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团结,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仁学伦理思想 孔子 道德建设
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为主干的各种伦理思想相互作用的辨证运动。孔子伦理思想就其总体而言,它建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可以说,孔子“仁”学思想从人的社会心理层面对人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的挖掘,同时,在此基础上大力弘扬和提倡人性中积极的方面,这对于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孔子“仁学”伦理思想
大哲人孔子奠定了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创立了一个以“仁”为主的“仁”、“礼”结合的仁学伦理思想体系,并将其定位为社会最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境界,这既符合了现实的要求,又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 孔子的仁学奠定了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 此后, 对仁的理解和阐释就成为历代儒者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理论工作, 并由此展开了不同时期儒家学说的丰富内容。
1、孔子“仁学”伦理思想的“仁爱”原则
“仁”作为春秋以来的一种新的伦理思潮,经孔子的总结与发展,有着自身相对独立的思想内容和伦理价值。它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根本特征,构成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
孔子认为“仁”就是两个字“爱人”,在《论语·颜渊》中就有三条论及此,十分重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孔子看来,“爱人”与“克己”并不矛盾,通过克制自己的过分欲念而达到中庸协调的境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的人我观念下,恪守社会礼仪并达到“爱他人”的“仁”的境界。孔子进一步解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礼记.中庸》上有“仁者,人也”,“爱人”和“人”这两种解释
--------------------
王红梅(1973-)讲师,陕西师范大学2010级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爱人的人,才能算做真正的人;只有真正的人,才会真正地去爱人。可见,孔子对仁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定就是“爱人”, 即“泛爱众”, 爱一切人。这一规定突出了一个“爱”字, 突破了血缘亲情的范围, 肯定和倡导普遍的人类之爱, 为儒家的仁学定下了基调。
孔子的泛爱思想后来演变成了“博爱之仁”,强调仁爱的对象是天下人和万物。从儒家的仁爱思想看,其所强调的仁爱,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而且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即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都要有一种爱心。仁者爱人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这在当时是进步的。用“仁”这个基本范畴把其他的道德规范统帅起来,爱人的道德意识也就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体现在具体的道德规范和礼仪之中了。总之,孔子以“爱人”释“仁”,并把“仁”作为普遍的伦理原则,体现了一种含有多层次的“爱”的道德要求。对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孔子“仁学”伦理思想的“仁”“礼”统一的社会伦理模式
要全面把握孔子“仁”的思想,就必须进一步考察“仁”与“礼”的关系。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特别强调“仁”中心地位对“礼”“乐”的统摄作用。孔子生活在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从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的统治利益出发,把春秋前期“仁”的思想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以“仁”和“礼”这两个哲学范畴作为支柱,构筑起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对于礼具有优先性和决定性的地位,礼反过来只能对“为仁”发挥规范、向导的作用。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仁才能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也才能成就一种真正完美的人格。
孔子崇沿传统文化,他认为周公所制定的一套宗法等级制度和行为规范,是迄今为止的最好制度,是维系社会制序的根本大法。孔子儒学的“仁体礼用”的伦理体系的本质在于:以“仁”为儒学价值的意义内核,在伦理之“礼”与道德之“仁”中进行协调,使得作为外在戒律性的社会规范的“礼”同涵蕴内在人生行为品性的“仁”,在宗法伦理与人文价值之间达到某种统一。在孔子看来,“礼”不仅是一种仪式,其最本质的东西,是人们对遵守宗法等级判别的自觉意识,即“仁爱”之心。“仁”是“礼”的心理基础;没有“仁”这一发自内心的道德意识,就不能遵守礼制。于是,“礼”这一作为行为规范约束成了人心的内在要求,提升为人们社会生活的自觉意识,从而使行为规范(礼)与“爱人”心理(仁)溶为一体,孔子认为,为仁能“克已复礼”,就可成为有仁德的人了。这就是说,为仁爱人是不能违背礼的规范的,必须按礼的规定去实行“爱人”的原则。总之,一方面,“仁”是“礼”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礼”是“仁”的行为节度,两者统一,融为一体。
3、孔子“仁学”伦理思想的“孝悌”思想
孔子将“仁”的观念上升到一个本体论的高度,将“仁”看作是爱人、立人、达人的必然途径。这样,就从先秦的“天人关系”的自然层面转化到“人我关系”的社会层面上来,并进而提出一套人我关系的具体规则——忠信恕孝弟恭宽敏惠,以防止人性失范所导致的负面效应。也就是说,孔子的孝悌思想是针对当时人伦关系颠倒的混乱局面,从解决家庭内部伦理关系入手提出的,强调各守其道,各安其分,用孝悌来规范、协调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孝是子女对父母之爱的品德,强调子女对父母尊敬服从,扩展开来就成为家族系统中处理上下关系的道德规范,维系子辈对父辈的隶属。悌是弟对兄长敬重亲爱的品德,扩展开来就成为处理家庭系统中左右关系的道德规范。后来,儒家又把“孝”扩展到宗族、社会、国家,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准则。只要人人做到“孝悌”,就不会犯上作乱,天下就会太平。因此,从根本上说,儒家的孝悌思想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阶级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作为意识形态的东西,它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儒家的孝悌伦理思想至今仍对人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产生着影响。
二、孔子“仁学”伦理思想对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
孔子是主张理论的实践性的,他常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非常强调理性自觉和主观能动作用,进而把为“仁”联系到求“知”。他的“仁”学思想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并以其扎根于宗法关系的伦理道德内容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逐步显现出来,因此,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孔子“仁学”伦理思想中的传统美德,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以孔子“仁学”伦理思想中的“仁爱”为基础,加强新时期社会公德建设。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这些内容看,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充满仁爱之心。没有爱,也就无社会公德可谈。继承儒家的仁爱精神,以这种仁爱及其所体现的道德原则培养人们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和爱护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培养人们热爱、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意识,对社会公德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当然,这只能是批判地继承。对儒家的“仁爱”及其道德思想,首先得分清糟粕和精华,并将它与新时期的社会需要、社会特点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新时期社会公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律意识和约束人们的道德行为。人是社会的人,人在社会生活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人际交往的修养在现代社会中显得特别重要。孔子倡导“为仁由己”,即如果想成为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人,就必须约束自我行为。“克己复礼为仁”,强调克己,强调修养者的主体地位,也就是强调培养人们的道德自律意识。此外,拥有完善的道德人格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传统道德修养方法中注重个人修养的“自省”,主动剖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达到传统道德修养的理想人格——“圣人”和“君子”。这种“自省”要求人们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时刻鞭策自己。
同时, 孔子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杀身以成仁”可见,孔子的仁学思想还有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和升华,是民族优良传统的结晶,也是民族延续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即孔子主张养成一种浩然正气,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当今社会应该大力倡导民族精神,引导每一个社会成员培养自己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在挫折中磨练自我,在逆境中成就自我,从而使整个民族在自立自强的精神感召下越来越强大。
2、以孔子“仁学”伦理思想中的“孝悌”为规范,加强新时期家庭美德建设。
孔子的“仁爱”、“孝悌”等伦理思想对我国目前“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亲情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赡养父母、爱护兄弟、尊重妇女、养育子女,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家庭这一社会细胞的存在,需要家庭道德的伦理规范,需要用这些道德规范去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亲爱和睦的家庭氛围。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家庭美德建设要体现时代特点,富有时代气息,特别是要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因此,对于孔子的孝悌伦理思想,我们所要汲取的只是其中“尊老爱幼”、“赡养父母”、“兄弟友爱”、“夫妻和睦”等合理内容,而对于那些所谓的“三从”、“四德”等封建性糟粕,则需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批判和抛弃。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3、以孔子“仁学”伦理思想中的“仁”“礼”统一为目标,加强新时期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孔子“仁学”伦理思想所强调的“仁”“礼”,在道德建设上,则体现为从业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着重处理好“三个关系”。
在建设目标上,必须坚持孔子“仁学”伦理思想,处理好“小家”之“仁”与“大家”之“仁”的关系。孔子“仁学”伦理思想所强调的“仁”,即包括“小家”之“仁”,也包括“大家”之“仁”,体现在工作中,就是要处理好社会这个“大家”之“仁”,与个人这个“小家”之“仁”。这就要求在工作中必须把职业道德建设所包括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技能和职业纪律全面纳入人的目标管理之中,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广泛开展“讲理想、比贡献、做主人”主题活动,形成人人祟尚先进、爱岗敬业的氛围,提高社会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准。
在建设要求上,必须坚持孔子“仁学”伦理思想,处理好“国家”与“集体”的关系。在国家发展与部门发展的关系上,国家发展是第一追求,部门发展是第二选择。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必须把职业道德建设始终贯穿于整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始终贯穿于广大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之中,帮助从业人员始终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规范的精神,帮助从业人员始终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的精神,抓好制度等带有治本性质的长远性建设,塑造一流的职业道德形象。
在建设的方法上,必须坚持孔子“仁学”伦理思想,处理好“内省”与“外律”的关系。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与思考,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在自己的内心培育、强化“自律”意识,以提高自身的“内省”。同时,还要通过道德、法纪的外在教育、引导等“外律”行为,督促和约束自身行为,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使职业道德建设在内外方法的结合下收到良好的效果。
主要参考资料:
1、秦晓波《儒家伦理思想与公民道德建设》《人民日报》2004年06月15日第八版
2、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3、《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评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4、肖必恒《论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嬗变》人民论坛2010年第23期
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宣部2003年9月20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