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周秦伦理研究 >> 正文
 

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契性特征及其意义发微

2019年12月05日 12:45  点击:[]

杨普春

(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宝鸡721016)

摘要:孔子释德、训德,皆依身而发,注重微言大义,其德育思想呈现出鲜明的内契性特征: 诠道德必由“感”而发,德不离身,内证而明; 彰“仁”德崇“礼”世必由“己”而论,以身格义,正身以载道;教弟子化人心必因“事”而别 ,不言天命鬼神,不离生活世界。这种内契性的德育观,克服了道德教育中价值目标与价值主体之间的“理论距离”感,极大地增进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值得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孔子;德育;内契性;理论困境

中图分类号:B322.2文献标志码:A


引言

在《论语》中,孔子诠释道德、教化弟子的方式别具一格,他没有采取那种体系式的抽象说理方式来传播他的“仁”德观念,而是以“事”为本位,将至高的“仁”德追求内化于身、具化为生活常理,处处流露出身教性、内契性的特征。对孔子的这种匠心独运式的德育思想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从理论层面领会《论语》哲学思想展开的独特逻辑特征,亦能够从中受教,以之反观今日高校思政教育,明其不足,知其可济。

1孔子释德的身感性、内契性特征

在《论语·学而》首章中,孔子开篇名义地指出了“君子”之道,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孔子以简洁明了的方式,直接指出体认君子之道的方式,“说乎”“乐乎”“不愠”,都是践行君子之道的内在感受,是在学习、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感,这种满足感由身而发,自得其乐。那么,我们不禁要去追问,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让人能如此耽迷于其中,悦之、乐之,甚至摆脱了常人之困,达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显然,这种力量来自于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的某种“获得感”,正是基于这种获得感而使人超出了常人之乐,形成了一种高举远慕的人生旨趣。这种“获得感”是什么呢?显然不是有耳目口腹的满足而实现的那种自然的愿望之满足。在《论语·述而》章一五中,孔子指出了其中的奥秘:“饭疏食饮水,曲耾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对于常人而言,享受美味、追逐美味,乃人之常情,然在孔子看来,如果由不义之富贵带来的美味则是一件令人不耻的事情。反之,若能坚守大“义”,即便是“疏食饮水”,亦能乐在其中,也正是因此之故,孔子言:“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1。”结合《论语》的上下文,我们不难理解,孔子之所以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因在于它们都是人砥砺德性、体悟大道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悦”“乐”“不愠”等愉悦状态,是人超越于有形限制而获得的一种身心自由感。如丁纪先生言:“‘不亦说乎’,若言‘这是多么令人美妙的事情啊!’乃乐而赞叹之语,盖‘学’而见此道之美、‘时习’则道美我身,自家心既得可乐之事如此,遂不禁而吐露之2。”由体道而获得的这种身心自由状态,既是道德主体自我敞开的一种心路历程,亦是当身体进入社会之后,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而保持一种超越姿态的智慧法门。

收稿日期:2017-08-21

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2017年校级项目(17JGYB51)作者简介:杨普春(1979-) ,男,山东单县人,讲师,博士后.

第5期杨普春: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契性特征及其意义发微·115·

此种德感之身,一方面与区别于那种狭隘的质料之身,而呈现出一种完整之身,再者,作为孔子整个道德实践机制的开端,同时包含着特定的价值指向意义,具有特定的行动身的含义。孔子言: “巧言令色,鲜矣仁1!”也就是说,身体的出场,它所呈现出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致身向善向仁的内在的精神张力以及在此种张力激发下获得无限意义感的自我价值生成与价值认同过程。

2孔子倡“仁”崇“礼”的反身性、亲身性特征

德性的涵养如何在社会实践中落实,如何不流落于空泛的言语说教之中,在孔子看来,就要“克己复礼”,从人事的方方面面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地践履仁德。孔子言:“以约失之者鲜矣1。”孔子认识到,任何的道德教义都必须在具体的人际关系中来体现,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层面的道德世界的建立最终都要落实于特定的道德规范之中,道德无规范则流于形式。这里需要探究的问题:孔子是如何超越于一般性的道德规训,而赋予此种规训以神圣的意义呢?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言不由衷者、尸位素餐者、兵戈相向者,比比皆是,恢复周礼,建设德治国家,成为孔子朝思暮想的社会理想。在这种背景下,孔子从“人之生也直1”的人性思想出发,提出了“克己复礼”、训身以正的主张。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1。”君子求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以“道”正身,做“有道”之人。以“道”正身,不仅可以充实人格,更是施政理国的根本着力点。《论语》载季康子曾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在孔子看来,政治腐朽的根本在于统治者自身言行失范,身不正则致道不显。在孔子的精神世界中,身正不仅是道贯于身的必然状态,也是君子人格的内在要求,更是判断良政恶政的标准,尽管这里的身在不同的语境下所指涵义有所差异,但从根本上而言,都指一种道德主体义,在本体论层面它是人存在于世的标志,蕴含着即身而成人的意蕴。

正身是对身的规训,这种规训体现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者,以“礼”“乐”之道对身之言行进行规范和引导,以使身之言行符合君子之道;二者,道德主体面对“礼”“乐”等外在的规训形式,以“反身”的形式对“礼”“乐”进行吸收转换,将之转化为道德主体的修养境界,使“礼”“乐”之形式道转化为德性之实质道。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通观《论语》全体,“三省吾身”可以说是孔子进行道德教化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其“忠恕”之道,还是“身正则行”的管理之方,昂或是“君子求诸己”的交往之则,都处处流露出“反身”的色彩,愈加彰显出孔子与众不同的悲悯情怀和救世精神。诚如张再林先生所说:“哲人与常人的根本区别与其说是能否对自我进行‘反思’,不如说是对自我进行‘反身’。通过这种‘反身’,他发现真实的‘我’与其说是一种思维着的‘我’、自足的‘我’,不如说是欲望的‘我’、永远缺失的‘我’,一种始终痛苦的‘我’3。”观诸孔子一生,难道不就是痛苦着并创造着的一生么?在“反身”的道德实践中,孔子不仅拉开了自我与社会大众的距离,使自我成为孤独自我,亦拉开了“小我”与“大我”之间的距离,使其内部总是积蕴着强烈的精神张力,驱使他向着君子人格的方向进军、再进军,即便因之陷入“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困境,亦以必死之心行抱道之志,彰显出士人风骨。

3孔子道德施教具身性、躬身性特征

鉴于《论语》中有“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言语,以致于有人认为孔子之学乃纯粹经验之学,缺乏天道层面的超越性,甚至有人得出孔子无信仰的谬论,此皆是不通孔子思想全体故。在孔子看来,“仁德”的贯彻,“君子”人格的养成,是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实现的,而不是在无穷尽的言说中达及的。孔子也不像西方思辨哲学家那样,以抽象道德体系的建构作为道德哲学的逻辑归宿,孔子的哲学智慧,更多的作为一种实践智慧而存在。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致学主张,他说: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1。”“述而不作”体现了孔子的睿智和通达,因为面对活泼的生活世界,任何先验理论体系的构建,都无法涵盖全部的生活本身,道德教化只有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作应时应机的处理。

当然,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和立场,也和孔子关于道德本质的理解有关。在《论语·述而》章中,孔子对种种伪道德现象,表达出自身的忧虑之情:“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1。’”诚如马克思所言,根本的 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身处邦国离分、道德混乱的时代,面对大量的种种假道德甚至反道德现象,这时候最有力的呐喊,不在于与种种伪道德展开唇枪舌剑式的论辩,而莫过于以身体力行的姿态,用身体的方式去唤醒沉睡的人们,哪怕自身因之而灰灰然如“丧家犬”,亦道志不移,这难道不是最有力的道德批判么?

4意义发微

从孔子在道德教育中所使用的方式看,他没有像一些西方道德哲学家那样,在刨根问底的追问中剥落出道德的本质之所然,也没有像今天一些思政教师那样,在喋喋不休的道德说教中企图让学生受到教化,其实,在孔子看来,道德从来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人之自我完成的必须路径。道德教育的本质不是对各种道德概念进行语言的、逻辑的梳理与论证,以达到逻辑自洽性和理论自足性为目的,而是在真切的心理感受下以激发起人们关于人生意义问题的思考为旨归。

反观今日高校之德育课(在这里,我们把包括高校“思品”课、“概论”课和“原理”课从广义上以“德育”课统称之)教学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在教与学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理论间距,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学生对理论的接受存在巨大差距,致思政课教学陷入严重的“理论困境”中。如朱慧芸女士所言:“思政课对于部分学生而言,俨然已成为一种‘理论困境’:一方面,他们感到思政课枯燥乏味,因而不愿意上这门课程;另一方面,又迫于学分压力不得不去上这门课程4。”事实上,不仅是学生陷入进了这种“理论困境”,教师们又何尝不是如此。自身理论视域狭窄导致理论教养不足,教学内容抽象有余具化不足导致理论教学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一导致课题气氛沉闷压抑……德育课沦落为教师自说自划的“独角戏”,实效性难尽人意。正是在这这种背景下,教育部将2017年确定为“高校思政年”,其出发点即希望能够深入推进高校思政课课题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效果。

寻找走出高校德育课“理论困境”的途径,不仅要向西方学习,更要从中国传统资源中发掘思想宝库,探索有益路径。作为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孔子的德育思想无疑可以作为极为宝贵的思想资源,供我们参考之、借鉴之。

1)道德教育要有感而发,重因事而论,忌抽象晦涩。

孔子论德,崇尚因事而论,譬如对君子之道的认识,他以“说乎”“乐乎”“不愠”为代表来说明。这种论说方式,直抵人的心田深处,在具体的心理感受中实现对君子之道的解释,效果细微和真切,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5。因此,我们在高校德育课教学中,对抽象的道德概念的分析,应结合具体的事例,设置具体的道德情境,在情境中展开概念。

2)道德教育要立足生活,倡微言大义,忌泛论空论。

在论何为“好学”之道时,孔子从“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等生活的基本面来说明之,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反观我们的德育教育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脱离生活,形成不了具有鲜活生活力和真切的生命力的教育效果。

3)道德教育要以身作则,贵知行合一,忌身教分离。

教育是一种“身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社会化的行为,它起到知识传承与文明教化的双重功能,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枢纽的作用。在德育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自身行为乖张,言论怪诞,身教不一,其不仅会矮化自身的形象,更会严重扭曲学生的价值认同取向,阻碍高校德育课培养目标的实现。观诸孔子的一生,貌似惶惶然如“丧家犬”一般,志不得展,意难以舒,但在“丧家犬”的表象背后,却隐喻着孔子对于道德的独特理解,那就是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敬畏生命的人生态度和尊重生活的信仰取向。在孔子看来,道德教育就是以身之光辉,习习照耀他人和世间的过程。他穷其一生,困乏其身,却为人类奠立起永远不可超越的道德高峰,万世景仰,天地同古。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丁纪.论语读诠[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

[3] 张再林.中国古代身道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29.

[4]朱慧芸.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理论困境”及其克服措施[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6(4):112-114.

[5] 刘蔚青.浅议孔子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管子学刊,2012(4):79-81.

TheThoughtsofConfuciusMoralEducation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tsSignificance

YANG Pu-chun

(College of Marxism,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 Shaanxi 721016,China)

Abstracts:Confucius'moralityofeducationisakindofbodymorality.ThemoraleducationofConfuciushasa distinctcharacteristicofinchoatecharacter.Firstofall,Confucius'sinterpretationofmoralitywillbesensitive.Secondly,Confucius'"benevolence"shouldbemadebyhimself.Finally,thewisdomofConfuciusteachingdis-ciplesisadialecticalthought.Confucius'moraleducationthoughtcanovercometheoreticaldifficulties.Ithasdis-tincttimesignificance.

Key words:Confucius;Moral education;Inherent flexibility;Theoretical dilemma

(责任编辑:朱晓燕)

上一条:职称评审权下放后地方高校职评中凸显出的问题及其影响 下一条:陶行知的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关闭

宝鸡文理学院 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