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周秦伦理教育 >> 正文
 

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历史教学混合模式探索

2019年12月06日 09:30  点击:[]

宝鸡文理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刘晓燕

【摘要】通过对微信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使学生在手机微信上实现对课堂教学向手机终端的拓展延伸,实现将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从而建立一种以微信平台辅助历史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

【Abstract】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micro letter platform, so that the students in the mobile phonemicro letter to classroom teaching to the mobile terminal extends, realize the combining online learning, so as to establish a platform with an micro letter a mixture of auxiliary teaching history teaching mode.

【关键词】微信平台;历史教学;混合模式

【Keywords】Micro letter platform; History teaching; Mixed mode


时代的变化、技术的革新,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将移动通信手段与教学内容相联系,探索一种线上与线下互相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将会为教学改革带来一股新风。而大学历史教学的多文献、多图片、科普性强等特点,使它更适合于运用浏览便捷、交互方便的移动通信手段来辅助教学。所以,本文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对移动终端的依赖,拟对大学历史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提出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历史教学混合模式构想,以与教育界同仁商榷。

一、大学历史教学模式改革的条件分析

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历史教学改革必须是建立在技术与学生手机使用率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这两方面的条件,这种基于现代技术的教学改革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在研究之前,通过查阅资料和问卷调查,获得了以下信息:

首先,通过在知网上的查阅,发现对于微信平台与教学相结合的二次开发技术已较为成熟。比如谢玮老师的《以微信平台促产品设计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之探索》一文,实现了以微信平台搭建辅助课堂教学及资源共享课程网站的参考案例,陈晓罗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师生信息互动平台研究与实现》、蒋志辉等人的《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探究”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等研究论文对微信平台技术的二次研发,为将微信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比如蒋志辉老师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探究”,指出“PST理论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将教育功能、社会交互和技术支持进行有效整合,充分考虑教学法的价值思考和教学情境因素,适用于网络教学环境的设计与评价”,并构建了以PST 为理论指导的、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探究”学习模型。这些研究成果,为基于微信平台的历史教学混合模式设想提供了技术条件。

其次,学生对手机和微信平台的利用率高。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于2015年2月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 亿,其中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大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使用手机上网学生占比达85.8%。微信平台应用于移动学习领域,能够为移动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和更加丰富的交流方法。根据问卷调查,我校大学生的手机持有率和微信使用率都达到了为百分之百,移动手机和互联网信息已经与大学生密不可分,这就具备了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基本现实条件。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将已有教学方面的微信技术与历史教学需要相结合进行二次开发,旨在建构一个具备历史学科评价体系、类型丰富的移动学习资源,教学互动性强的移动学习平台,使学生通过申请微信公众号,便可以实现移动学习。

二、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历史教学混合模式设想

当前大学历史教学课堂,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教学阶段,导致目前大学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新意。二是传统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平铺直叙的讲授方式,使学生很难专注地听满一堂课,转而低头看手机。三是师生互动缺乏。目前一般的教学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学生互动时间不足。四是学术视野不够。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时候省略了关于学术视野开拓的内容。鉴于以上情况,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微信平台引入大学历史教学,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养成学科学习的兴趣。

首先,做好备课。基于微信平台的历史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备课,不同于传统备课,教师必须提前对微信平台上要提供的模块资源进行搜集、整理、传送。具体由以下几个板块组成:A、课前提示:如课前准备、本章主要内容、重点内容、考核目标等;B、在线课堂;C、课后拓展;D、学术视野;E、拓展题库;F、互动区;G、签到区。教师通过这些模块,及时上传相关教学资源以供学生学习。

其次,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精讲重点难点、研究现状和学习方法。这一部分基本上是传统课堂的延续,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但是教师讲授的内容要有选择,一些学生自学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讲重点难点时要关注突破的方法、核心的观点,给学生介绍这一问题研究所涉及的相关领域和研究现状、研究空间。

再次,在课堂上要开辟出一定的时间对接微信平台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将课堂拓展到微信平台。不能把教学资源放在微信平台就了事,而是要在课堂上对微信平台上的资源板块进行提示说明,同时也提醒和督促学生去关注微信平台。

最后,教师利用课余零碎时间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检查签到情况,以督促学生运用微信平台上的资源。通过“签到”功能,对出勤率低的学生,进行“友情提醒”。

通过以上教学方式的转变,期望解决大学历史教学形式单一、不适合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特点的问题;解决因课堂教学时间不足,不利于培养和拓宽学生学术视野的问题;也试图解决学生学习盲目,学习中互动不足、师生互动不便的问题。

三、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历史教学混合模式存在的问题

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历史教学混合模式改革是建立在其现实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基础之上的。但是具体实施起来,也还是存在一些其他问题。

首先,搭建平台问题。应用微信平台,必然要使用通信技术,这就必须与网络公司建立联系,至少要和学校网络中心进行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才能将各种资源传送到线上,实现师生互动共享。

其次,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管比较被动。由于学生对于手机的娱乐性需求较高,不能很好地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优质资源。虽然在平台上设计了签到环节,但无法观察到学生的真实使用情况,所以使用效果不确定。再次,学生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意识并不强烈。目前大学生使用微信,主要是交友、记日记、娱乐,尤其是二本学校学生充分有效地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学习并不是很普遍,他们依然习惯于教师在课堂上给他们进行知识讲授,他们只是利用了微信社交平台的便捷性,但尚不适应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

最后,校园内学生活动区Wi-Fi 覆盖范围不全,移动互联网接入不通畅。虽然大多数高校在积极地进行网络信息化建设,但无线网络死角依然存在,甚至有些高校的图书馆、宿舍以及教室等公共场合也不能向学生免费提供无线网络服务,再加上移动互联网接入不通畅, 使大学生不能积极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

综上,通过对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历史教学混合模式的技术条件、微信使用情况的分析,以及对基于微信现代多媒体技术平台的大学历史教学混合模式设想的构思,认为既可以解决当下历史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乏味,师生互动不足、学生学术视野狭窄等问题,也能很好地落实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的要求。但是在研究分析和试行中,也发现要真正推行此种混合教学模式,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比如搭建平台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利用手机微信进行学习习惯培养问题,对学生微信平台学习的监督与评价问题等。不过,相信随着校园网络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学生对学习方式观念的转变,此种教学方法一定会带来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玮. 以微信平台促产品设计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之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2):40-42.

[2]陈晓罗.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师生信息互动平台研究与实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9):98-99.

[3]蒋志辉,赵呈领,李红霞. 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探究”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6(11):46-54.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201502/P020150203551802054676.pdf.

[5]祁志卫,王全亮. 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移动学习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下),2015(12):16-17.

[6]教育部. 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504/t20150428_187562.html.

【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重点教改项目: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历史教学混合模式研究(编号:17JGZD18)。

【作者简介】刘晓燕(1971—),女,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

上一条: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其改善机制 下一条: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混合教学模式提升高师历史教育教学试讲能力

关闭

宝鸡文理学院 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