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多 秀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陕西 宝鸡721016)
[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农村中小学生处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观教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从学校德育视角仔细审视后发现: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学生群体分化与教育需求多样化、多元文化共存与价值的相对和冲突、父母价值观嬗变与道德榜样的扭曲、应试教育盛行与价值观教育放逐等困 境。要走出这些困境,学校和教师必须明确自身在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关注和满足不同群体学生需求是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价值观教育是核心,联合和优化家庭德育力量是保障,回归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地位是关键。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农村;中小学生;现实困境;改善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477(2017)04-0016-0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城乡之间流动加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城市文化快速地向农村延伸。农村中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给价值观教育带来了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和挑战。价值观是个体判断对错、善恶和美丑的内在价值标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个体生存、发展,赢得完满幸福人生的保障。中小学阶段是农村中小学生社会化的初始阶段,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价值观教育是农村中小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学校德育视角审视当前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困境,并对改善机制加以分析。
一、重视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近年来,媒体报道了多起农村中小学生自杀、犯罪、欺凌等方面事件。2015年6月发生的贵州毕节四兄妹喝农药死亡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人们对此表达了无尽的痛惜。他们究竟为什么会选择自杀?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一书中认为:“通俗地讲,自杀首先是一个再也活不下去的人在绝望时所采取的行动。”[1]可见,自杀本身就是个人的生命和生活意义缺失的表现,是对生活绝望后的抉择。2004年,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了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学生。[2]2005年11月,浙江苍南县破获了一个由农村未成年人组成的“七匹狼”犯罪团伙,这个团伙涉案300余起,其中包括收保护费、绑架、抢劫、强奸、盗窃、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当年犯罪团伙成员的年龄在14岁左右。[3]从发生区域来看,校园欺凌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以及城乡接合部,而且,当事人以初中学生为主。[4]自杀、犯罪、校园欺凌事件频发致使农村中小学生教育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仔细审视后我们会发现,这些现象本身是个体价值观扭曲的现实反映,因此,重视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一般来讲,学校“三观”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要回答“世界是什么”,人生观要回答“人生是什么”,而价值观要回答的是“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善美的人生和完满幸福的人生”。价值观 不仅是观念层面形而上的建构,更具有对个体现实生活关照的意义和价值,直接影响着他们在日常生活 中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的选择,是关乎个体能否拥有完满幸福人生的关键。农村中小学生年龄尚小,涉世不深,社会和生活经验不足,他们的价值观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给予正面的和恰当的价值引导有助 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要对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抱有乐观的态 度,与此同时,也要对当前开展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困难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二、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困境
从学校德育视角审视,当前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群体分化:教育需求的多样化
在城市化大潮的推动下,伴随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中小学生群体产生分化,呈现出具有不同特征的三类群体:留守学生、流动学生和生活在完整家庭中的学生。[5]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把他们留在农村生活和学习的孩子;流动学生是指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和 学习的孩子;生活在完整家庭中的学生是指父母双方都在农村生活,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由于各 自的生活处境不同,这三类学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对于留守学生来讲,父母外出务工,他们亲情缺失,日常生活上的照料缺乏,心理和精神方面容易出现孤独、寂寞,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对于流动学生来 讲,虽然他们跟随父母在城市生活和学习,但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深刻影响,他们 难以成为真正的市民和享有市民的待遇,还会受到各种歧视和排斥;对于生活在完整家庭中学生来讲,虽然没有留守学生和流动学生的苦恼,但是由于农村父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方式需 要改进和完善。
因为不同学生群体的处境和面对的主要矛盾不同,他们各自的教育需求也是不同的。留守学生需要来自教师、同伴及亲友对他们的心灵关怀,帮助他们打开闭锁的心扉,积极乐观地面对和度过留守生活,并获得自我实现。[6]流动学生需要教师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跟城市学生平等、和谐相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真正融入城市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体验到生活的尊严和价值。生活在完整家庭 中的学生需要学校帮助其父母改进教育观念和方式,在日常的生活中引导他们辨别是非和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同学生群体的教育需求不同,不仅增加了学校德育的工作量,而且增加了学校德育的难度,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具体处境和教育需求来确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促进不同学生群体获得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2.多元文化共存:价值的相对和冲突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多元文化共存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一种独特现象。这种多元文化共存现象并不是指根据地域和空间来讲的(在平等意义上的我国多民族文化共存),而是主要从时代性来讲的。历时态的文化在某一社会中的共时态存在,如现代社会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共存状态,正如学者曾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前现代、现代、后现代这一时间顺序已然变成一种空间关系,它们共生共存”[7]。以及来自不同价值取向社会的多国文化共存,如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等。网络等现代媒介的广泛运用则促进了不同国家文化的传播和 蔓延。在传统农村社会里以儒家伦理为主体的农村本土文化占主导地位,它们是人们为人处世的根本准则。但是,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以及电视、手机、网络等现代媒介的普及,传统的农 村本土文化价值体系在消解,多元文化并存成为农村社会的独特现象。多元文化并存不只是文化形态上的异质,更是不同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异质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必然导致价值的相对和冲突。
一方面,多元文化并存会导致出现价值相对主义和农村中小学生价值混乱。价值相对主义认为,学校德育要尊重学生的自由,充分考虑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认为每个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权利。归根结底,价值相对主义不承认普适和绝对价值的存在,这会造成农村中小学 生道德选择上的价值混乱。正如鲍曼所言:“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强烈感受到道德模糊性的时代,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以前未享受过的选择自由,同时也把我们抛入了一个以前从未如此令人烦恼的不确定状态。”[8]另一方面,多元文化并存会导致出现价值冲突和学校德育责任的迷失。一般来讲,学校传承的是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念,在传统农村社会里指的就是以儒家伦理为主的道德价值观念。但是,在现代社会,多种文化和价值共存,虽然给予了农村中小学生价值选择的最大自由和权利,但是这些不同文化和价值相互之间却有矛盾和冲突,而且,没有一种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学校德育责任的迷失。因此,如何克服价值相对主义带来的农村中小学生道德选择中出现的价值混乱和不同文化价值相互矛盾造成的学校德育责任迷失的不良后果,是当前学校德育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3.父母价值观嬗变:道德榜样的扭曲
传统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知根知底,对个人品行和行为发挥着相互监督的作 用。但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的陌生社会之后,那种熟人之间的相互监督减弱,甚至消失。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与妻子或丈夫长期分居,以及受城市人的婚姻、情感模式等文化氛围的影响,有些农 民为了满足自己生理和情感方面的需求,会出现婚外情,甚至选择离婚。有研究已经发现,农民工离婚率在逐年增高。[9]这也给留在村里的农民提供了想象和效仿的空间,又由于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对城市人浪漫、自由的婚姻爱情生活的大肆渲染,农村里出现“第三者”、“婚外情”等成为常有的现象。除了 农民的婚姻价值观发生嬗变之外,他们的经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嬗变。受市场经济和大众传媒的冲击,很多农民只看重实际的经济收入,而更少考虑财富获取的路径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和要求。不少农民认为,“无论钱的来路如何,只要能在村里盖起楼房就是有本事”[10]。一些农民受这种观念支配会选择从事不正当职业来获取相对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不是通过诚实劳动来获得报酬。
教育家颜之推特别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榜样教化作用,他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下者也,自先而行后者也”[11]。由于父母跟子女的血缘联系,使得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更深刻、更持久。这种影响通常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的,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 别人讲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2]。然而,对于农村中小学生来讲,由于父母自身价值观的嬗变和扭曲,会对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和确立产生负面和消极的影响,直接导致父母道德榜样的扭曲。在家庭德育力量严重削弱的情况下,家校合作的实效性会降低,学校如何发挥在家校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和优化家庭 德育力量是必须积极考虑和解决的难题。
4.应试教育盛行:价值观教育的放逐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盛行应试教育已是普遍现象,正如学者指出的:“如果说当今中国教育 中有哪一个问题是全社会几乎无人不晓的话,那么,这个问题便是激烈的考试竞争……考试竞争不只是 存在于学校之外的空间里,而是已经渗透到学 校教育本身的过程之中,并 成为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症。”[13]在考试竞争思维引导下,社会和家长评判学校的标准是升学率,学校和教师关注的仅是学生的分数。一位农村高中副校长的发言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教育方向说到底还是在拼高考,我们的教育 本质是在高考指挥棒下培养考试机器,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掩饰的必要。而且,由于生源的问题,在拼高考上,我们可能要拼得更加残酷,我校去年900多人参加高考,二本上线人数是109人,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根本升学无望的学生,要陪这109人拼高考,拼二本上线率。这点我们想改变,但无力改变,因为这里面已经全是功利,更因为这关乎我们下一届的招生情况,继而关系到我们的存亡问题。那么,在这 个高速运转的高考战车上,教育原本应该有的人性、人文的内容,应该有的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关注度,势必大大降低。”[6]这段话正是当前农村学校现实的真实写照。
从根本上来讲,学校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知识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品德生成、体质增强,以及审美、劳动等方面素质的提升,特别是要注重农村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但是,在应试教育思维框架下,一切都不如考试分数重要,价值观教育在日常的学校教育中自然被放逐。一方面,学校不会以教师在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指标;另一方面,价值观教育属于人的精神层面的教育活动,往往费时费力,还未必会取得预期效果,教师也不会在这个方面投放很 多时间和精力。正因为农村中小学生缺乏应有的来自教师对他们在精神、心理、价值观等方面的关怀和 引导,致使他们不能正确地辨别是非、善恶和美丑,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以及友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对 于教师来讲,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桎梏,关注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把价值观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 重要位置,这是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难题。需要指出的是,应试教育是一种社会病,教师无力根除,但是,教师可以从自身出发,为消除其弊端做出努力和补救。
三、改善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机制
从学校德育视角出发,学校和教师要明确自身在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只有如此,才可能积极地分析和研讨,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1.关注和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是基础
如前所述,当前农村中小学生已经分化为留守学生、流动学生和生活在完整家庭中的学生等三个特 殊群体,而且,他们各自的教育需求也不同。客观地讲,满足他们各自的教育需求是价值观教育的基础,这是因为个体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建立在这些需要获得满足基础之上的。一是教师要满足留守学生 心灵关怀的需要。教师给予他们心灵关怀的第一步就是要让他们打开闭锁的心扉,让他们敞开自己的 心灵世界,向教师倾诉他们在留守生活中的遭遇,以及他们对留守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当留守学生打开 了封闭的心锁,向教师倾诉他们的生活遭遇,以及自己内心的困顿、迷茫和烦恼后,他们需要的就是能够 获得尊重感和平等感,这是留守学生由自我感觉柔弱无力、自卑走向自信自强、有力量、有动力的关键环 节。之后,留守学生会重新理解自己的留守生活,看到希望,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二是教师要 为流动学生创造和谐的学校生活环境。首先,教师要采用混班编排方式,让城乡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为他们相互融合提供空间上的可能;其次,教师要有一颗公正、公平的心灵,平等地对待班上所有的学 生,千万不能歧视和排斥流动学生,创造公正、公平的班级文化环境;最后,要设置多样化课程,充分发挥 学生异质性的教育资源,消除当前中小学课程内容城市化倾向的弊端,补充农村题材的课程内容,促进 城乡儿童的相互理解。三是教师要引导生活在完整家庭学生的父母教育观念的改进。教师可以通过电 话、微信,以及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让这些父母树立以尊重、理解等为核心理念的现代教育观念,从而引 导孩子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运用核心价值观引领价值观教育是核心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多元和价值多元产生的各种负面影 响的积极应对。运用核心价值观来消解多元文化共存带来的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冲突以及导致农村中 小学生道德选择中价值混乱和学校德育责任的迷失,从而引领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是核心。具体 地讲,在国家层面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要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 要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一方面,以核心价值观引领价值观教育,农村中小学生进行道德选择就 有了标准和要求,并用这些标准和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不会出现价值选择方面的混乱;另一 方面,以核心价值观引领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就是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培养他们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24种价值观就是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学校德育就有了方向和目标,而不会出现价值冲突带来的责任迷失。总而言之,核心价值观是应对多元文化共存带来的各种消极后果的良药。需要 指出的是,对农村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摒弃传统的价值灌输方式,提倡采取价值协商的方式。价 值灌输往往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育实效低,还容易出现“知行不一”现象。价值协商是师生通 过对话、交流、理解,致力于达成价值共识的过程,给予学生的主体性以充分的尊重,能够提升价值观教 育的实效。
3.联合和优化家庭德育力量是保障
美国教育家欧内斯特·L·博耶在《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一书的《基础教育》报告中指出:“最近我们听到不少有关学校失败和教育革新的议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坚定地相信失败的不是学校,而是学校与家庭、社区及宗教机构的伙伴关系。”[14]客观地讲,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影响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生成的三股重要力量,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三股力量形 成合力是最佳状态。其中,家校之间的联合是至关重要的。正如前文所述,当前农村父母价值观发生嬗 变和扭曲,他们已经不能为孩子发挥道德榜样作用。对于教师来讲,他们没有权力也没有义务去干涉父 母的价值观,但是,从学生教育的角度出发,教师有权力也有义务去转变父母的价值观,家校共同为学生 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联合家庭德育力量。一方面,要让父母对自己所承担的榜样角色有明确的认识,并具有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的强烈意识;另 一方面,要健全家校联合组织,成立以村落为单位的家长委员会,及时探讨和交流农村学生价值观教育 问题,家校共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回归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地位是关键
教育本身是一个价值规范语词,教育也是一项价值教育活动,脱离了价值维度的教育就不能称其为 教育。新课程改革中也明确提出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遗 憾的是,在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中,人们遗忘了教育这一本质特性,而是把提高分数这一工具功能无限地 放大。因此,让价值观教育回归其本来的重要地位是农村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关键。事实上,最重要 的是教师要立足本职,做好本分。我们通常把教书育人看作教师的本分,教书即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育 人即是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只有教师按照这个职责要求去做,才可以真正在教育过程中落实价值观教 育。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教师也是体制中人,他们也要受到应试教育评价机制等各种制度的规约,经常 会感到力不从心。对此,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认为“教师对学校的制度不负有责任,但如果他们能 以个人的同情和理解缓和一下这个制度的非人性和苛刻的一面,那就是最好不过了。因此,教师要考虑 到某个孩子的特殊情况,适当对他宽一点。这样,会起到鼓励这个孩子的作用,而不是把他推向绝路”。 “一句话,一个理想的教师负有一种神圣和激动人心的责任。他铸造孩子的心灵,人类的前途也掌握在他的手里。”[15]因此,教师能否超越制度的桎梏,让教育回归教育,既是教育智慧的体现,更是教师自身对本分职责履行情况的检验。
[参 考 文 献]
[1]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M].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9.
[2]留守学生:农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之警钟[EB/OL].[2013-07-16].http://www.isinolaw.com/CMS/forum/Posted_ch.jsp?
forumid=100069.
[3]聂茂,厉雷,李华军.伤村[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74-78.
[4]聚焦“校园欺凌”现象:多发农村及城乡结合部[EB/OL].[2016-06-20].http://news.sina.com.cn/c/2015-07-04/
180532073254.shtml.
[5]马多秀.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儿童群体的分化与农村德育模式的创新[J].当代教育科学,2015(12):46-49.
[6]马多秀.农村德育论:指向留守学生心灵关怀的学校德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98,137.
[7]何中华.多元文化时代的价值困境及其出路[J].烟台大学学报,2004(2):123-129.
[8]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4.
[9]农民工离婚率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EB/OL].[2013-07-20].http://www.hafxw.cn/Article/kxfzg/llwz/201006/158278.html.
[10]贺雪峰.农村价值体系严重荒漠化[N].环球时报,2014-06-24(14).
[11]张霭堂.颜之推全集译著(治家)[M].济南:齐鲁书社,2004.
[12]吴金鹏.母亲素质与青少年未成年人犯罪源头预防[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5(2):2-8.
[13]吴康宁.制约中国教育改革的特殊场域[J].教育研究,2008(12):16-20.
[14]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2.
[15]阿德勒.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M].韦启昌,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110,114-115.
[收稿日期]2016-11-28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N004)。
[作者简介]马多秀(1974-),女,陕西宝鸡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陈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