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 国 传 统 哲 学 从 根 本 上 说 属 于 心 灵 哲 学 。 万 物 有 灵 , 心 灵 是 宇 宙 的 中 心 ,世 界 因 心 灵 而 生 动 ! “ 吾 心 即 宇 宙 , 宇 宙 即 吾 心 ” 。 心 灵 是 生 命 主 体 最 宽 广 、 最 深 邃 、最 灵 敏 、 最 神 秘 的 心 理 、 状 态 和 境 界 ! 中 国 的 心 灵 哲 学 源 于 孟 子 的 心 性 论 , 陆 王 心 学是 其 完 善 形 态 。 孟 子 “ 万 物 皆 备 于 我 ” , 庄 子 “ 天 地 与 我 为 一 ” , 张 载 “ 心 统 性 情 ” ,周 敦 颐 “ 秀 而 最 灵 ” , 程 子 “ 日 新 ” 即 “ 盛 德 ” , 朱 熹 “ 豁 然 贯 通 ” , 慈 湖 “ 澄 然 清明 ” , 从 一 定 意 义 上 洞 悉 了 心 灵 的 秘 密 。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 极 高 明 而 道 中 庸 ” , 中 国 哲 学的 精 髓 在 于 提 升 人 的 心 灵 境 界 ! “ 人 诗 意 地 栖 居 在 大 地 上 ” , 在 物 欲 横 流 的 社 会 , 在 科技 文 化 时 代 , 在 信 息 社 会 文 化 多 元 化 冲 击 下 , 应 该 提 出 “ 心 灵 建 设 ” 的 任 务 。
关 键 词 :心 灵 哲 学 ; 万 物 一 体 ; 仁 者 爱 人 ; 心 灵 建 设 ; 境 界
莎 士 比 亚 说 : “ 人 类 是 一 件 多 么 了 不 起 的 杰 作 ! 多 么 高 贵 的 理 性 ! 多 么 伟 大 的 力量 !
多 么 优 美 的 仪 表 !多 么 文 雅 的 举 动 ! 在 行 为 上 多 么 像 一 个 天 使 ! 在 智 慧 上 多 么 像 一 个 天 神 ! 宇 宙 的精 华 ! 万 物 的 灵 长 ! ”
心 灵 是 生 命 主 体 最 宽 广 、 最 深 邃 、 最 灵 敏 、 最 神 秘 的 心 理 、 状 态 和 境 界 ! 身 无 彩凤 双 飞 翼 , 心 有 灵 犀 一 点 通 !
心 灵 即 宇 宙 , 宇 宙 即 心 灵 ! 山 川 河 流 、 日 月 星 辰 、 大 千 世 界 , 银 河 宇 宙 ! 我 们 的心 灵 都 容 得 下 , 都 承 载 得 起 !
境 由 心 生 , 心 旷 神 怡 ! 所 谓 情 人 眼 里 出 西 施 。 罗 丹 说 , “ 不 是 缺 少 美 , 而 是 缺 少 发现 。 ” 忽 如 一 夜 春 风 来 , 千 树 万 树 梨 花 开 !
精 诚 所 至 , 金 石 为 开 。 异 想 天 开 , 心 想 事 成 ! 这 实 际 上 是 一 种 境 界 。 山 重 水 复 疑无 路 , 柳 暗 花 明 又 一 村 ! 众 里 寻 他 千 百 度 , 蓦 然 回 首 , 那 人 却 在 灯 火 阑 珊 处 !
“ 天 高 任 鸟 飞 , 海 阔 凭 鱼 跃 ! ” 这 蓝 天 上 飞 翔 的 鸟 , 这 海 洋 中 畅 游 的 鱼 就 是 我 们 的心 灵 !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 ” 这 激 情 澎 湃 的 瀑 布 , 这 浪 漫 神 秘 的 银 河 就 是我 们 的 心 灵 !
雨 果 说 , 世 界 上 最 宽 阔 的 是 海 洋 , 比 海 洋 更 宽 阔 的 是 天 空 , 比 天 空 更 宽 阔 的 是 人的 胸 怀 !
一 、 “ 万 物 皆 备 与 我 ” , 中 国 心 灵 哲 学 源 于 孟 子 的 心 性 论
心 灵 是 宇 宙 的 中 心 ! 世 界 因 心 灵 而 生 动 ! 心 灵 即 宇 宙 , 宇 宙 即 心 灵 ; 心 外 无 物 ,万 物 皆 备 于 我 !中 国 的 心 灵 哲 学 源 于 孟 子 的 心 性 论 , 孟 子 曰 : “ 万 物 皆 备 于 我 矣 。 反 身 而 诚 , 乐 莫大 焉 ; 强 恕 而 行 , 求 仁 莫 近 焉 。 ” ( 《 尽 心 上 》 )孟 子 认 为 人 性 是 善 的 , 人 天 生 有 “ 善 端 ” 。 他 说 : “ 恻 隐 之 心 , 仁 之 端 也 ; 羞 恶 之心 , 义 之 端 也 ; 辞 让 之 心 , 礼 之 端 也 ; 是 非 之 心 , 智 之 端 也 。 ” ( 《 告 子 上 》“ 仁 义 礼 智 根 于 心 。 ” ( 《 尽 心 上 》 ) “ 仁 义 礼 智 , 非 外 铄 我 也 , 我 故 有 之 也 。 ” ( 《 告子 上 》 )“ 尽 其 心 者 , 知 其 性 也 ; 知 其 性 , 则 知 天 矣 。 ” ( 《 尽 心 上 》 )性 在 于 心 , 尽 其 心 则 能 知 性 ; 人 之 性 乃 受 于 天 者 , 实 亦 即 天 之 本 质 , 故 知 性 则 知天 。 天 性 一 贯 , 性 不 外 心 。 天 道 与 人 道 相 通 , 天 之 根 本 性 德 , 即 合 于 人 之 心 性 之 中 。宇 宙 本 根 乃 道 德 的 根 源 , 人 伦 道 德 , 乃 宇 宙 本 根 的 流 行 发 现 。 本 根 有 道 德 意 义 ,而 道 德 亦 有 宇 宙 的 意 义 。孟 子 云 , “ 存 其 心 , 养 其 性 , 所 以 事 天 也 。 夭 寿 不 贰 , 修 身 以 俟 之 , 所 以 立 命 也 。 ”( 《 尽 心 上 》 )发 挥 心 灵 的 作 用 , 就 能 认 识 善 端 , 认 识 天 命 。 “ 尽 心 ” 也 就 是 “ 思 诚 ” 。 “ 诚 者 天之 道 也 , 思 诚 者 人 之 道 也 。 ” ( 《 离 娄 上 》 “ 诚 ” 是 天 的 根 本 法 则 , “ 思 诚 ” 是 做 人 的 根本 法 则 。孟 子 认 为 人 之 善 端 , 乃 “ 天 之 所 与 我 者 ” , 但 是 必 须 扩 充 之 , “ 强 恕 求 仁 ” , 也 就 是必 须 通 过 修 养 之 行 , “ 反 身 而 诚 ” , 才 能 达 到 与 万 物 为 一 的 天 人 合 一 境 界 , 至 此 , 人 就可 以 成 为 最 有 道 德 的 圣 人 。
孟 子 进 一 步 拓 展 了 孔 子 的 仁 爱 思 想 , “ 敬 人 者 , 人 恒 敬 之 ” ,“ 老 吾 老 , 以 及 人 之老 ; 幼 吾 幼 , 以 及 人 之 幼 。 ” ( 《 梁 惠 王 上 》 ) “ 君 子 之 于 物 也 , 爱 之 而 弗 仁 , 于 民 也 ,仁 之 而 弗 亲 。 亲 亲 而 仁 民 , 仁 民 而 爱 物 。 ” ( 《 尽 心 上 》 ) 仁 始 于 亲 而 不 终 于 亲 , 由 “ 亲亲 ” 扩 展 到 “ 仁 民 ” , 由 “ 仁 民 ” 扩 展 到 “ 爱 物 ” , 使 仁 成 为 人 类 最 普 遍 的 道 德 原 则 。公 孙 丑 问 曰 : “ 敢 问 夫 子 恶 乎 长 ? ” 曰 : “ 我 知 言 , 我 善 养 吾 浩 然 之 气 。 ” 敢 问 何 谓浩 然 之 气 ? ” 曰 : “ 难 言 也 其 为 气 也 , 至 大 至 刚 , 以 直 养 而 无 害 , 则 塞 于 天 地 之 间 其 为 气 也 , 配 义 与 道 ; 无 是 , 馁 也 是 集 义 所 生 者 , 非 义 袭 而 取 之 也 行 有 不 慊 于 心 ,则 馁 矣 。 ” 我 故 曰 告 子 未 尝 知 义 , 以 其 外 之 也 。 必 有 事 焉 而 勿 正 , 必 勿 忘 , 勿 拔 苗 助长 ! ” ( 《 孟 子 · 公 孙 丑 上 》 )靠 长 久 不 懈 的 修 养 和 锻 炼 , “ 以 直 养 而 无 害 ” 。 如 何 “ 直 养 ” ? 孟 子 解 释 说 : “ 必 有事 焉 , 而 勿 正 ( 焦 循 《 孟 子 正 义 》 说 : ‘ 正 之 义 通 止 , 即 而 勿 止 。 ’ ) 心 勿 忘 , 勿 助长 。 ” ( 《 公 孙 丑 上 》 ) 就 是 在 用 直 道 、 正 义 来 培 养 这 种 精 神 力 量 时 , 既 不 能 中 止 ( “ 勿忘 ” ) , 又 不 要 急 躁 ( 不 要 拔 苗 助 长 ) 。
孟 子 的 浩 然 之 气 , 实 际 上 已 经 洞 悉 了 潜 意 识 的 力 量 , 心 灵 的 力 量 ! 这 是 一 种 精 神气 质 , 是 道 义 的 力 量 与 天 地 正 气 的 统 一 , 即 人 的 精 神 境 界 与 宇 宙 力 量 的 融 合 !孟 子 对 大 丈 夫 的 描 写 , 是 对 独 立 人 格 和 崇 高 心 灵 的 赞 美 !“ 居 天 下 之 广 居 , 立 天 下 之 正 位 , 行 天 下 之 大 道 ; 得 志 与 民 由 之 , 不 得 志 独 行 其道 ; 富 贵 不 能 淫 , 贫 贱 不 能 移 , 威 武 不 能 屈 , 此 之 谓 大 丈 夫 ! ( 《 孟 子 · 滕 文 公 下 》 )文 天 祥 《 正 气 歌 》 用 诗 的 语 言 描 写 “ 浩 然 之 气 ” :“ 天 地 有 正 气 , 杂 然 赋 流 形 。 下 则 为 河 岳 , 上 则 为 日 星 。 於 人 曰 浩 然 , 沛 乎 塞 苍冥 。 ” 是 气 所 磅 礴 , 凛 烈 万 古 存 。 当 其 贯 日 月 , 生 死 安 足 论 。 ” 《 正 气 歌 》 脍 炙 人 口 , 成为 华 夏 民 族 的 心 灵 之 歌 , 发 挥 了 振 奋 民 族 精 神 的 伟 大 作 用 。
庄 子 曰 : “ 天 地 与 我 并 生 , 万 物 与 我 为 一 。 ” ( 《 齐 物 论 》 ) 我 与 “ 道 ” 合 二 为 一 。庄 子 称 之 达 到 此 境 界 的 人 为 “ 真 人 ” , “ 不 以 心 捐 道 , 不 以 人 助 天 。 ” ( 《 大 宗 师 》 )张 载 说 : “ 大 其 心 , 则 能 体 天 下 之 物 , 物 有 未 体 , 则 心 为 有 外 。 世 人 之 心 , 止 于 见闻 之 狭 , 圣 人 尽 性 , 不 以 见 闻 梏 其 心 。 其 视 天 下 , 无 一 物 非 我 。 孟 子 谓 尽 心 则 知 性 知天 以 此 。 天 大 无 外 , 故 有 外 之 心 , 不 足 以 合 天 心 。 ” ( 《 正 蒙 · 大 心 》 )所 谓 “ 大 其 心 ” 的 “ 大 ” 是 相 对 于 躯 体 的 “ 小 ” 而 言 的 , 身 体 不 能 变 大 , 但 “ 心之 官 则 思 ” , “ 心 ” 可 以 扩 充 。 此 外 , “ 大 其 心 ” 是 自 尽 其 性 的 “ 成 己 ” , 能 尽 其 性 , 则能 尽 物 之 性 , “ 体 天 下 之 物 ” 即 是 “ 成 物 ” 。
张 载 认 为 “ 大 心 ” 就 是 “ 尽 心 ” , 但 是 孟 子 的 “ 尽 心 ” 是 向 内 体 验 仁 义 本 性 的 功夫 , 而 张 载 的 “ 大 心 ” 却 要 求 “ 体 天 下 之 物 ” 。 那 么 “ 大 心 ” 实 际 上 不 是 “ 尽 心 ” 而是 “ 尽 物 ” , 二 者 之 间 显 然 存 在 一 定 的 差 距 。当 然 对 于 世 人 规 定 不 适 应 于 圣 人 , 因 为 圣 人 能 突 破 见 闻 的 桎 梏 , 他 不 要 感 知 外 物来 扩 充 本 性 , 而 是 体 验 到 天 下 万 物 与 我 为 一 体 , 在 此 意 义 上 与 孟 子 接 近 。 天 在 这 里 是最 高 的 范 畴 , 尽 性 知 天 也 就 是 人 的 最 终 目 的 所 在 。当 然 , 由 于 性 有 “ 天 地 之 性 ” 与 “ 气 质 之 性 ” , 故 君 子 须 “ 善 反 之 ” , “ 反 之 本 而不 偏 , 则 尽 性 而 知 天 矣 。 ” ( 《 正 蒙 · 诚 明 》 ) 本 反 尽 性 , 变 化 气 质 , 便 会 最 终 实 现 天 人合 一 。
张 载 力 求 把 “ 仁 ” 推 广 于 普 天 下 的 万 物 人 类 , 倡 导 一 种 普 遍 之 爱 的 思 想 , 我 们 也可 以 称 其 为 博 爱 主 义 。 他 说 : “ 惟 大 人 为 能 尽 其 道 , 是 故 立 必 俱 立 , 知 必 周 知 , 爱 必 兼爱 , 成 不 独 成 。 ” ( 《 正 蒙 · 诚 明 》 ) 这 种 “ 兼 爱 ” 的 思 想 通 过 “ 民 胞 物 与 ” 说 , 得 到 了具 体 的 阐 发 。“ 乾 称 父 , 坤 称 母 ; 予 兹 藐 焉 , 乃 混 然 中 处 。 故 天 地 之 塞 , 吾 其 体 ; 天 地 之 帅 , 吾其 性 。 民 , 吾 同 胞 ; 物 , 吾 与 也 。 ” 富 贵 福 泽 , 将 厚 吾 之 生 也 。 贫 贱 忧 戚 , 庸 ( 用 ) 玉女 ( 汝 ) 于 成 也 。 存 , 吾 顺 事 。 没 , 吾 宁 也 ” 。 ( 《 西 铭 》 )“ 存 顺 没 宁 ” 的 意 义 在 于 , 对 于 每 个 人 的 人 生 都 要 遇 到 的 富 贵 贫 贱 生 死 等 问 题 , 人们 应 该 以 一 种 随 遇 而 安 的 态 度 去 对 待 。
“ 为 天 地 立 心 , 为 生 民 立 命 , 为 往 圣 继 绝 学 , 为 万 世 开 太 平 ” ( 《 张 子 语 录 》 ) 也 就是 为 社 会 重 建 精 神 价 值 , 为 民 众 确 立 生 命 意 义 , 为 前 圣 继 承 已 绝 之 学 统 , 为 万 世 开 拓太 平 之 基 业 。张 载 “ 四 为 句 ” 涉 及 精 神 价 值 、 生 命 意 义 、 学 统 传 承 、 社 会 理 想 等 多 方 面 的 内 容 。这 可 以 视 作 张 载 一 生 抱 负 和 理 想 的 概 括 , 同 时 它 也 是 当 时 知 识 分 子 精 神 追 求 和 社 会 担当 的 心 声 。
张 载 “ 为 天 地 立 心 ” , 彰 显 心 灵 建 设 的 首 要 意 义 。 “ 大 其 心 , 则 能 体 天 下 之 物 。 ” 张载 是 从 万 物 一 体 、 “ 爱 必 兼 爱 ” 的 思 想 出 发 , 提 出 “ 民 胞 物 与 ” 主 张 , 人 民 是 我 的 同胞 , 万 物 是 我 的 兄 弟 。 抽 掉 其 维 护 封 建 等 级 秩 序 的 成 分 , “ 万 物 一 体 ” 、 “ 民 胞 物 与 ” 、“ 仇 必 和 而 解 ” , 可 以 成 为 当 代 人 类 普 世 伦 理 原 则 。周 敦 颐 以 太 极 为 本 根 , “ 万 物 生 生 , 而 变 化 无 穷 焉 。 惟 人 也 得 其 秀 而 最 灵 。 形 既 生矣 , 神 发 知 矣 。 五 性 感 动 , 而 善 恶 分 , 万 事 出 矣 。 圣 人 定 之 以 中 正 仁 义 而 主 静 ( 自 注 :无 欲 故 静 ) , 立 人 极 焉 。 故 圣 人 与 天 地 合 其 德 , 日 月 合 其 明 , 四 时 合 其 序 , 鬼 神 合 其 吉凶 。 ” ( 《 太 极 图 》 )
在 天 地 万 物 中 , “ 惟 人 也 得 其 秀 而 最 灵 ” , 也 就 是 人 为 万 物 之 灵 , 而 “ 圣 人 与 天 地合 其 德 ” , 也 就 是 能 够 得 到 天 人 合 一 的 境 界 。 而 人 的 “ 灵 ” 与 “ 秀 ” 就 在 于 人 的 心 灵吧 ! 且 看 周 周 敦 颐 的 《 爱 莲 说 》 , 这 “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 濯 清 涟 而 不 妖 ” 的 莲 花 , 难 道 不是 君 子 追 求 的 美 好 心 灵 吗 ?程 子 以 为 生 生 不 已 是 宇 宙 根 本 原 理 , 程 明 道 说 : “ 生 生 之 谓 易 , 是 天 之 所 以 为 道也 。 天 只 是 以 生 为 道 。 继 此 生 理 者 只 是 善 也 。 ” ( 《 语 录 二 上 》明 道 有 说 : “ 日 新 之 谓 盛 德 , 生 生 之 谓 易 , 阴 阳 不 测 之 谓 神 。 要 思 而 得 之 。 ” ( 《 语录 十 一 》 ) 生 生 不 息 是 宇 宙 的 根 本 法 则 , “ 日 新 ” 即 “ 盛 德 ” , 人 的 心 灵 也 要 时 时 更 新 ,才 能 保 持 新 鲜 与 活 力 !“ 要 思 而 得 之 ” , 也 就 是 要 发 挥 主 观 能 动 性 , 才 能 达 到 天 人 合 一 的 境 界 。 程 子 又 提出 : “ 只 心 便 是 天 。 ” ( 《 语 录 二 上 》 )《 性 理 大 全 》 卷 三 十 三 引 : “ 张 子 曰 : 心 统 性 情 者 也 。 有 形 则 有 体 , 有 性 则 有 情 。发 于 性 则 见 于 情 , 发 于 情 则 见 于 色 , 以 类 而 应 也 。 ”董 仲 舒 说 : “ 心 有 哀 乐 喜 怒 ” , “ 心 有 计 虑 。 ” ( 《 春 秋 繁 露 》 ) 哀 乐 喜 怒 是 情 , 计 虑是 知 , 心 兼 含 情 知 , 心 有 主 宰 情 欲 的 能 力 。
张 载 则 明 确 提 出 “ 心 统 性 情 ” 的 命 题 。 他 认 为 , 心 是 总 括 性 情 与 知 觉 而 言 的 , “ 合性 与 知 觉 , 有 心 之 名 ” ; 性 是 根 本 的 , “ 天 授 于 人 则 为 命 , 亦 可 谓 性 。 人 受 于 天 则 为 性 ,亦 可 谓 命 ” ( 《 语 录 中 》 ) ; “ 性 即 天 也 ” , 所 以 “ 性 又 大 于 心 ” , 有 性 再 加 知 觉 , 便 成 为心 ; 性 之 发 为 情 , 情 亦 是 心 的 内 容 。
朱 熹 发 挥 了 张 载 “ 心 统 性 情 ” 的 思 想 , 使 之 成 为 理 学 人 性 论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朱熹 说 : “ 横 渠 云 ‘ 心 统 性 情 ’ , 此 说 极 好 ” , 他 解 释 说 : “ 统 , 犹 兼 也 。 心 统 性 情 , 性 情皆 因 心 而 后 见 , 心 是 体 , 发 于 外 谓 之 用 。 ” “ 性 者 , 理 也 。 性 是 体 , 情 是 用 , 性 情 皆 出于 心 , 故 心 能 统 之 。 ” ( 《 语 录 》 卷 五 )朱 熹 认 为 心 有 体 有 用 , 心 之 体 是 性 , 心 之 用 是 情 , 性 情 皆 由 心 中 发 出 。 他 比 喻 说 ,心 如 水 , “ 性 犹 水 之 静 , 情 则 水 之 流 ” ( 《 语 录 》 卷 五 ) 。 张 载 、 朱 熹 强 调 “ 心 统 性 情 ” ,其 主 要 意 义 在 于 表 明 , 进 行 精 神 修 养 既 须 认 识 本 性 , 又 须 培 养 情 操 、 调 节 情 感 。朱 熹 说 : “ 人 心 之 灵 , 莫 不 有 知 , 而 天 下 之 物 莫 不 有 理 , 惟 于 其 理 有 未 穷 , 故 其 知有 不 尽 也 。 是 以 大 学 始 教 , 必 使 学 者 即 凡 天 下 之 物 , 莫 不 因 其 已 知 之 理 而 益 穷 之 , 以求 致 乎 其 极 。 至 于 用 力 之 久 , 而 一 旦 豁 然 贯 通 焉 , 则 众 物 之 表 里 精 粗 无 不 到 , 而 吾 心之 全 体 大 用 无 不 明 矣 。 此 谓 物 格 , 此 谓 知 之 至 也 。 ” ( 《 大 学 章 句 · 补 格 物 传 》 )朱 熹 认 为 , “ 大 学 者 , 大 人 之 学 也 。 明 , 明 之 也 。 明 德 者 , 人 之 所 得 乎 民 , 而 虚 灵不 昧 , 以 具 众 理 而 应 万 事 者 也 。 但 为 气 禀 所 拘 , 人 欲 所 敬 , 则 有 时 而 昏 , 然 其 本 体 之明 , 则 有 未 尝 息 者 。 故 学 者 当 因 其 所 发 而 遂 明 之 , 以 复 其 初 也 。 ” ( 《 大 学 章 句 》 )“ 人 心 之 灵 , 莫 不 有 知 ” , 朱 熹 首 先 肯 定 心 灵 里 有 天 赋 的 知 识 , 有 “ 明 德 ” 、 “ 天理 ” 。 人 心 如 一 面 镜 子 , 它 之 所 以 昏 暗 , 是 由 于 气 禀 所 拘 , 为 人 欲 所 蔽 。 人 的 认 识 活 动无 非 是 唤 醒 心 中 的 “ 天 理 ” , 把 人 欲 去 掉 , 也 就 是 把 心 灵 这 面 宝 镜 擦 拭 干 净 , 使 它 重 新明 亮 起 来 。朱 熹 有 言 : “ 性 便 是 心 中 所 有 之 理 , 心 便 是 理 之 所 会 之 地 。 ” 一 心 具 万 理 ” , “ 人 人有 一 太 极 ” ( 《 语 录 》 卷 五 ) 。 人 人 心 中 既 包 摄 万 理 , 有 具 有 “ 理 ” 之 全 体 。 世 界 万 物之 理 都 汇 集 在 人 心 中 , 借 助 格 物 的 启 发 , 心 灵 就 能 把 握 古 有 的 理 的 全 体 , “ 豁 然 贯 通 ”与 “ 顿 悟 成 佛 ” 相 类 似 。朱 熹 已 经 接 近 提 出 “ 心 灵 即 宇 宙 , 宇 宙 即 心 灵 ” 的 命 题 。 “ 等 闲 识 得 东 风 面 , 万 紫千 红 总 是 春 ” , “ 问 渠 那 得 清 如 许 , 为 有 源 头 活 水 来 。 ” 应 该 是 朱 熹 心 灵 哲 学 的 最 好 诠释 。
二 、 “ 吾 心 即 宇 宙 ” , 陆 王 心 学 是 中 国 心 灵 哲 学 的 完 善 形 态
邵 子 弟 子 所 记 《 观 物 外 篇 》 曰 : “ 心 为 太 极 , 又 曰 , 道 为 太 极 。 ” 先 天 学 , 心 法 也 ,故 图 皆 自 中 起 , 万 化 万 事 生 乎 心 也 。 ” 似 乎 认 为 心 是 宇 宙 的 根 本 , 万 事 万 物 变 化 皆 源 于人 心 。陆 象 山 明 确 提 出 “ 宇 宙 即 吾 心 , 吾 心 即 宇 宙 ” 的 哲 学 命 题 。 《 陆 象 山 年 谱 》 记 载 :“ 先 生 自 三 四 岁 时 , 思 天 地 何 所 穷 际 , 不 得 , 至 于 不 食 , 宣 教 公 ( 象 山 父 ) 呵 之 ,遂 姑 置 , 而 胸 中 之 疑 终 在 。 后 十 馀 岁 , 因 读 古 书 至 宇 宙 二 字 , 解 者 曰 : 四 方 上 下 曰 宇 ,古 往 今 来 曰 宙 。 忽 大 省 曰 : 元 来 无 穷 。 人 与 天 地 万 物 , 皆 在 无 穷 之 中 者 也 。 乃 援 笔 书曰 : 宇 宙 内 事 , 乃 己 分 内 事 ; 己 分 内 事 , 乃 宇 宙 分 内 事 。 又 曰 : 宇 宙 便 是 吾 心 , 吾 心即 是 宇 宙 。 东 海 有 圣 人 出 焉 , 此 心 同 也 , 此 理 同 也 ; 西 海 有 圣 人 出 焉 , 此 心 同 也 , 此理 同 也 ; 南 海 北 海 有 圣 人 出 焉 , 此 心 同 也 , 此 理 同 也 ; 千 百 世 之 上 有 圣 人 出 焉 , 此 心同 也 , 此 理 同 也 ; 千 百 世 之 下 有 圣 人 出 焉 , 此 心 同 也 , 此 理 同 也 。 ”
陆 象 山 谓 宇 宙 便 是 吾 心 , 吾 心 即 是 宇 宙 。 认 为 宇 宙 之 理 即 吾 心 之 理 , 万 事 万 物 之理 莫 不 备 于 吾 心 。 此 理 为 古 今 一 切 人 之 心 所 同 具 , 而 非 一 人 之 心 。 故 说 千 百 世 之 上 之下 , 四 海 之 圣 人 , 皆 同 有 此 理 , 而 人 乃 与 天 地 万 物 , 同 在 无 穷 宇 宙 之 中 。 象 山 之 宇 宙论 , 尚 不 是 说 宇 宙 惟 一 心 , 或 心 为 宇 宙 之 根 本 。 象 山 的 本 根 论 , 其 实 可 谓 是 一 种 极 端的 唯 理 论 , 言 里 而 不 言 气 。 认 为 宇 宙 惟 一 理 。 而 此 理 具 于 吾 心 之 中 。 象 山 说 : 塞 天 地 一 理 耳 , 学 者 之 所 以 学 , 欲 明 此 理 耳 , 此 理 之 大 , 岂 有 限 量 ? ” ( 《 与 赵 咏道 书 》 )“ 塞 宇 宙 一 理 耳 , 上 古 圣 人 先 觉 此 理 。 ( 《 与 吴 斗 南 书 》 ) 此 为 宇 宙 本 根 之 理 , 即吾 心 之 理 , 象 山 说 :“ 心 一 心 也 , 理 一 理 也 , 至 当 归 一 , 精 义 无 二 , 此 心 此 理 , 实 不 容 有 二 , … … 内 此理 也 , 外 亦 此 理 也 。 ” ( 《 与 曾 宅 之 书 》 )所 无 之 理 。 陆 象 山 说 :
“ 此 心 此 理 , 我 固 有 之 , 所 谓 万 物 皆 备 于 我 , 昔 之 圣 贤 先 得 我 心 之 所 同 然 者 耳 。 ”( 《 与 侄 孙 璇 》 书 ) 象 山 又 说 :“ 万 物 森 然 于 方 寸 之 间 , 满 心 而 发 , 充 塞 宇 宙 , 无 非 此 理 。 ” ( 《 语 录 》 )万 物 之 理 莫 不 备 于 吾 心 , 吾 心 即 宇 宙 之 缩 影 。 然 宇 宙 究 非 即 在 吾 心 之 内 , 故 说“ 满 心 而 发 , 充 塞 宇 宙 ” 。 且 此 为 宇 宙 本 根 之 理 , 虽 在 人 心 , 而 人 不 必 知 之 ; 而 此 理 不因 人 知 不 知 而 有 不 同 。 象 山 说 :“ 此 理 在 宇 宙 间 , 故 不 以 人 之 明 不 明 , 行 不 行 而 加 损 。 ” ( 《 答 朱 元 晦 》 )个 人 之 存 在 与 否 , 亦 与 此 理 毫 无 关 系 , 象 山 曾 说 : “ 且 道 天 地 间 有 个 朱 元 晦 陆 子静 , 便 添 些 子 , 无 了 后 便 减 些 子 ? ( 《 语 录 》 )宇 宙 实 乃 无 穷 , 人 居 于 无 穷 之 中 。 而 宇 宙 之 本 根 乃 是 理 , 但 此 理 却 为 心 所 具 有 。宇 宙 之 理 , 即 同 于 人 心 之 理 。 故 陆 象 山 虽 是 儒 家 主 观 唯 心 论 之 开 山 , 但 其 宇 宙 论 尚 非单 纯 的 主 观 唯 心 论 , 而 是 一 种 心 即 理 说 。
陆 象 山 的 宇 宙 论 非 单 纯 的 主 观 唯 心 论 , 象 山 弟 子 杨 慈 湖 ( 简 ) 则 主 张 一 种 明 显 的确 定 的 主 观 唯 心 论 , 认 为 宇 宙 即 是 我 之 全 体 , 宇 宙 中 一 切 事 物 , 皆 是 我 的 部 分 , 而 成立 宇 宙 的 唯 我 论 。 慈 湖 作 《 己 易 》 云 :“ 易 者 己 也 , 非 有 他 也 , 以 易 为 书 , 不 以 易 我 己 。 不 可 也 ; 以 易 为 天 地 之变 化 , 不 以 易 为 己 之 变 化 , 不 可 也 。 天 地 我 之 天 地 , 变 化 我 之 变 化 , 非 他 物也 。 私 者 裂 之 , 私 者 自 小 也 。 ”宇 宙 变 易 历 程 只 是 我 的 变 易 历 程 , 不 以 为 如 此 者 乃 是 自 小 , 《 己 易 》 又 云 :“ 自 生 民 以 来 , 未 有 能 识 吾 之 全 者 , 惟 睹 夫 苍 苍 而 清 明 而 在 上 , 始 能 言 者名 之 曰 天 : 又 睹 夫 輀 然 而 博 厚 而 在 下 , 又 名 之 曰 地 。 清 明 者 吾 之 清 明 , 博 厚者 吾 在 博 厚 , 而 人 不 自 知 也 。 人 不 自 知 而 相 与 指 名 曰 : 彼 天 也 , 彼 地 也 ; 如不 自 知 其 为 我 之 手 足 而 曰 : 彼 手 也 , 彼 足 也 。 如 不 自 知 其 为 己 耳 目 鼻 口 曰 :彼 耳 目 也 , 彼 鼻 口 也 。 是 无 惑 乎 ? ”
天 地 只 是 我 的 天 地 , 与 手 足 为 我 的 手 足 同 , 以 天 地 为 我 之 部 分 , 方 我 识 我 之 全 。《 己 易 》 又 云 :“ 不 以 天 地 万 物 万 化 万 理 为 己 , 而 惟 执 耳 目 鼻 口 四 肢 为 己 , 是 剖 吾 之 全 体而 裂 取 分 寸 之 肤 也 , 是 梏 於 血 气 而 自 私 也 , 自 小 也 , 非 吾 之 躯 於 六 尺 七 尺 而已 也 。 坐 井 而 观 天 , 不 知 天 之 大 也 , 坐 血 气 而 观 己 , 不 知 己 之 广 也 。 ”以 天 地 万 物 万 化 万 理 为 外 , 而 惟 认 血 肉 之 身 为 我 , 是 剖 分 自 己 之 全 体 而 只 取 分 寸 ,只 是 自 私 自 小 。 宇 宙 整 个 方 是 我 之 全 身 , 应 离 开 血 气 的 观 点 , 方 能 有 真 实 之 自 觉 。“ 人 皆 有 是 心 , 心 皆 具 是 理 , 心 即 理 也 。 ” ( 《 与 李 宰 书 》 ) 理 即 具 于 心 , 更 无 心 中所 无 之 理 。 陆 象 山 说 :“ 此 心 此 理 , 我 固 有 之 , 所 谓 万 物 皆 备 于 我 , 昔 之 圣 贤 先 得 我 心 之 所 同 然 者 耳 。 ”( 《 与 侄 孙 璇 》 书 ) 象 山 又 说 :“ 万 物 森 然 于 方 寸 之 间 , 满 心 而 发 , 充 塞 宇 宙 , 无 非 此 理 。 ” ( 《 语 录 》 )万 物 之 理 莫 不 备 于 吾 心 , 吾 心 即 宇 宙 之 缩 影 。 然 宇 宙 究 非 即 在 吾 心 之 内 , 故 说“ 满 心 而 发 , 充 塞 宇 宙 ” 。 且 此 为 宇 宙 本 根 之 理 , 虽 在 人 心 , 而 人 不 必 知 之 ; 而 此 理 不因 人 知 不 知 而 有 不 同 。 象 山 说 :“ 此 理 在 宇 宙 间 , 故 不 以 人 之 明 不 明 , 行 不 行 而 加 损 。 ” ( 《 答 朱 元 晦 》 )个 人 之 存 在 与 否 , 亦 与 此 理 毫 无 关 系 , 象 山 曾 说 : “ 且 道 天 地 间 有 个 朱 元 晦 陆 子静 , 便 添 些 子 , 无 了 后 便 减 些 子 ? ( 《 语 录 》 )宇 宙 实 乃 无 穷 , 人 居 于 无 穷 之 中 。 而 宇 宙 之 本 根 乃 是 理 , 但 此 理 却 为 心 所 具 有 。宇 宙 之 理 , 即 同 于 人 心 之 理 。 故 陆 象 山 虽 是 儒 家 主 观 唯 心 论 之 开 山 , 但 其 宇 宙 论 尚 非单 纯 的 主 观 唯 心 论 , 而 是 一 种 心 即 理 说 。陆 象 山 的 宇 宙 论 非 单 纯 的 主 观 唯 心 论 , 象 山 弟 子 杨 慈 湖 ( 简 ) 则 主 张 一 种 明 显 的确 定 的 主 观 唯 心 论 , 认 为 宇 宙 即 是 我 之 全 体 , 宇 宙 中 一 切 事 物 , 皆 是 我 的 部 分 , 而 成立 宇 宙 的 唯 我 论 。 慈 湖 作 《 己 易 》 云 :“ 易 者 己 也 , 非 有 他 也 , 以 易 为 书 , 不 以 易 我 己 。 不 可 也 ; 以 易 为 天 地 之变 化 , 不 以 易 为 己 之 变 化 , 不 可 也 。 天 地 我 之 天 地 , 变 化 我 之 变 化 , 非 他 物也 。 私 者 裂 之 , 私 者 自 小 也 。 ”宇 宙 变 易 历 程 只 是 我 的 变 易 历 程 , 不 以 为 如 此 者 乃 是 自 小 , 《 己 易 》 又 云 :
“ 自 生 民 以 来 , 未 有 能 识 吾 之 全 者 , 惟 睹 夫 苍 苍 而 清 明 而 在 上 , 始 能 言 者名 之 曰 天 : 又 睹 夫 輀 然 而 博 厚 而 在 下 , 又 名 之 曰 地 。 清 明 者 吾 之 清 明 , 博 厚者 吾 在 博 厚 , 而 人 不 自 知 也 。 人 不 自 知 而 相 与 指 名 曰 : 彼 天 也 , 彼 地 也 ; 如不 自 知 其 为 我 之 手 足 而 曰 : 彼 手 也 , 彼 足 也 。 如 不 自 知 其 为 己 耳 目 鼻 口 曰 :彼 耳 目 也 , 彼 鼻 口 也 。 是 无 惑 乎 ? ”天 地 只 是 我 的 天 地 , 与 手 足 为 我 的 手 足 同 , 以 天 地 为 我 之 部 分 , 方 我 识 我 之 全 。《 己 易 》 又 云 :“ 不 以 天 地 万 物 万 化 万 理 为 己 , 而 惟 执 耳 目 鼻 口 四 肢 为 己 , 是 剖 吾 之 全 体而 裂 取 分 寸 之 肤 也 , 是 梏 於 血 气 而 自 私 也 , 自 小 也 , 非 吾 之 躯 於 六 尺 七 尺 而已 也 。 坐 井 而 观 天 , 不 知 天 之 大 也 , 坐 血 气 而 观 己 , 不 知 己 之 广 也 。 ”以 天 地 万 物 万 化 万 理 为 外 , 而 惟 认 血 肉 之 身 为 我 , 是 剖 分 自 己 之 全 体 而 只 取 分 寸 ,只 是 自 私 自 小 。 宇 宙 整 个 方 是 我 之 全 身 , 应 离 开 血 气 的 观 点 , 方 能 有 真 实 之 自 觉 。
慈 湖 之 主 观 唯 心 论 思 想 , 实 以 其 神 秘 经 验 为 根 据 。 慈 湖 作 象 山 先 生 行 状 又 云 :“ 简 主 富 阳 薄 时 , 摄 事 临 安 府 中 , 始 承 教 于 先 生 ( 象 山 ) 。 及 反 富 阳 , 又获 从 容 侍 诲 , 偶 一 夕 简 发 本 心 之 问 , 先 生 举 是 日 扇 讼 是 以 答 。 简 忽 省 此 心 之清 明 , 忽 省 此 心 之 无 始 末 , 忽 省 此 心 之 无 所 不 通 。 ”慈 湖 实 有 天 地 万 物 皆 在 心 中 的 感 觉 , 其 理 论 不 过 是 此 种 感 觉 之 表 述 而 已 。 以 万 物万 化 之 全 体 , 这 虽 是 受 佛 家 影 响 , 也 可 以 说 是 孟 子 万 物 皆 备 与 我 , 庄 子 万 物 一 体 的 观念 之 一 种 发 展 。 不 过 在 孟 子 只 谓 浩 然 之 气 充 塞 天 地 , 在 庄 子 自 谓 物 我 不 分 , 慈 湖 则 以为 天 地 皆 我 之 部 分 , 而 形 成 宇 宙 唯 我 论 。
然 而 , 慈 湖 “ 吾 性 澄 然 清 明 ” , “ 吾 性 洞 然 无 际 ” , 应 该 说 从 一 定 意 义 上 洞 悉 了“ 心 灵 ” 的 奥 秘 , 超 越 “ 自 私 ” 而 达 宇 宙 , 这 是 “ 真 实 之 自 觉 ” , 是 一 种 明 显 的 主 体 意识 。主 观 唯 心 说 之 大 成 者 是 王 阳 明 ( 守 仁 ) , 主 观 唯 心 论 哲 学 到 王 阳 明 才 有 完 密 的 系统 。 王 阳 明 认 为 一 切 皆 依 附 于 心 , 一 切 皆 在 心 内 ; 无 心 则 无 一 切 , 心 是 宇 宙 的 主 宰 。阳 明 说 :
“ 人 者 天 地 万 物 之 心 也 , 心 者 天 地 万 物 之 主 也 。 心 即 天 , 言 心 则 天 地 万 物 皆 举之 矣 。 ” ( 《 答 李 明 德 》 )“ 心 外 无 物 , 心 外 无 言 , 心 外 无 理 , 心 外 无 义 。 ” ( 《 与 王 纯 甫 》 )心 便 是 一 切 , 无 在 心 外 者 。 心 即 宇 宙 万 物 之 主 宰 。 阳 明 又 说 :“ 如 今 人 只 说 天 , 其 实 何 尚 见 天 , 谓 日 月 风 雷 即 天 , 不 可 ; 谓 人 物 草 木 不是 天 , 亦 不 可 。 道 即 是 天 。 若 识 得 时 , 何 莫 而 非 道 ? 人 但 各 以 其 一 隅 之 见 ,认 定 以 为 道 止 如 此 , 所 以 不 同 。 若 解 向 里 寻 求 , 见 得 自 己 心 体 , 即 无 时 无 处不 是 此 道 , 亘 古 亘 今 , 无 始 无 终 , 更 有 甚 同 异 ? 心 即 道 , 道 即 天 , 知 心 则 知道 , 知 天 。 ” ( 《 传 习 录 》 )“ 人 心 是 天 渊 , 心 之 本 体 无 所 不 该 , 原 是 一 个 天 , 只 为 私 欲 障 碍 , 则 天 之本 体 失 了 。 心 之 理 无 穷 尽 , 原 是 一 个 渊 , 只 为 私 欲 窒 塞 , 则 渊 之 本 体 失 了 。 ”( 《 传 习 录 》 )心 即 是 道 , 即 是 天 。 心 是 无 所 不 该 , 无 所 不 包 的 , 即 是 宇 宙 的 本 根 。 是 因 为 私 欲 膨 胀 , 才 是 人 们 失 去 了 心 之 本 体 !“ 虚 灵 不 昧 , 众 理 具 而 万 事 出 , 心 外 无 理 , 心 外 无 事 。 ” ( 《 传 习 录 》 )虚 灵 不 昧 之 心 , 其 中 万 理 毕 具 , 乃 万 事 之 所 从 出 。 阳 明 谓 一 切 惟 心 , 以 存 在 即 受知 为 理 由 , 阳 明 说 :“ 充 天 塞 地 中 间 , 只 有 这 个 灵 明 , 人 只 为 形 体 自 间 隔 了 。 我 的 灵 明 , 便 是 天 地鬼 神 主 宰 。 天 没 有 我 的 灵 明 , 谁 去 仰 他 高 ? 地 没 有 我 的 灵 明 , 谁 去 俯 他 深 ? 鬼 神没 有 我 的 灵 明 , 谁 去 辩 他 吉 凶 灾 祥 ? 天 地 鬼 神 万 物 , 离 却 问 道 灵 明 , 便 没 有 天 地鬼 神 万 物 了 。 我 的 灵 明 , 离 却 天 地 鬼 神 万 物 , 亦 没 有 我 的 灵 明 。 如 此 , 便 是 一 气流 通 的 , 如 何 与 他 间 隔 得 ? … … 今 看 死 的 人 , 他 这 些 精 灵 游 散 了 , 他 的 天 地 万 物尚 在 何 处 ? ( 《 传 习 录 》 )
天 地 万 物 的 存 在 , 依 靠 人 心 之 灵 明 。 离 开 人 心 之 灵 明 , 则 天 地 万 物 无 有 。 一 人 之死 , 其 心 之 灵 明 消 逝 , 他 的 天 地 万 物 即 不 存 在 了 。 阳 明 此 说 , 似 谓 一 人 有 一 人 之 天 地万 物 。 依 靠 其 心 之 灵 明 而 存 在 。 《 传 习 录 》 又 载 :“ 先 生 游 南 镇 , 一 友 指 天 下 无 心 外 之 物 ; 如 此 花 树 , 在 深 山 中 自 开 自 落 ,於 我 心 亦 何 相 关 ? 先 生 曰 : 你 未 看 见 花 时 , 此 花 与 汝 心 同 归 於 寂 ; 你 来 看 此花 时 , 则 此 花 颜 色 一 时 明 白 起 来 。 便 知 此 花 不 在 你 的 心 外 。 ”
海 德 格 尔 说 , “ 语 言 是 存 在 的 家 ” , “ 有 语 言 的 地 方 才 有 世 界 ” 。 在 人 与 世 界 相 融 相通 的 “ 一 体 ” 之 中 , 任 何 事 物 都 是 言 说 着 的 , 这 里 的 言 说 是 无 言 之 言 。 伽 达 默 尔 也 说 :“ 能 被 理 解 的 存 在 就 是 语 言 ” ; “ 没 有 语 言 性 之 外 的 ‘ 自 在 世 界 ’ ”王 阳 明 在 这 里 是 进 入 是 万 物 一 体 、 息 息 相 通 的 审 美 境 界 , 人 与 花 也 在 进 行 语 言 和心 灵 交 流 。 阳 明 说 :“ 良 知 是 造 化 的 精 灵 。 这 些 精 灵 , 生 天 生 地 , 成 鬼 成 帝 , 皆 从 此 出 , 真 是与 物 无 对 。 人 若 复 得 他 完 完 全 全 , 无 少 亏 欠 , 自 不 觉 手 舞 足 蹈 , 不 知 天 地 间更 有 何 乐 可 代 。 ” ( 《 传 习 录 》 )良 知 是 生 成 一 切 的 , 天 地 鬼 神 皆 出 于 良 知 。 阳 明 有 说 :
“ 人 的 良 知 , 就 是 草 木 瓦 石 的 良 知 ; 若 草 木 瓦 石 无 人 的 良 知 , 不 可 以 为 草木 瓦 石 矣 。 岂 惟 草 木 瓦 石 为 然 , 天 地 无 人 的 良 知 , 亦 不 可 以 为 天 地 矣 。 盖 天地 万 物 与 人 原 为 一 体 , 其 发 窍 之 最 精 处 , 是 人 心 一 点 灵 明 。 风 雨 露 雷 日 月 星辰 , 禽 兽 草 木 山 川 土 石 , 与 人 原 为 一 体 。 ” ( 《 传 习 录 》 )“ 心 之 本 体 , 原 是 个 天 理 , 原 无 非 理 ; 良 知 是 天 理 之 昭 明 灵 觉 处 , 故 良 知即 天 理 。 ” 知 是 心 之 本 体 , 心 自 然 会 知 。 见 父 自 然 知 孝 , 见 兄 自 然 知 弟 ( 悌 ) ,见 孺 子 入 井 自 然 知 恻 隐 , 此 便 是 良 知 , 不 假 外 求 。 ” ( 《 传 习 录 》 )“ 仁 者 以 天 地 万 物 为 一 体 , 有 一 物 失 所 , 便 是 吾 仁 有 未 尽 处 。 ” ( 《 传 习录 》 )
王 阳 明 是 从 主 体 论 角 度 诠 释 他 的 心 灵 哲 学 , 发 挥 了 陆 象 山 “ 吾 心 即 宇 宙 , 宇 宙 即吾 心 ” 的 哲 学 命 题 ; 提 出 并 论 述 了 “ 心 是 宇 宙 主 宰 ” 。王 阳 明 系 统 地 阐 发 了 “ 万 物 一 体 ” 的 宇 宙 观 , “ 其 发 窍 之 最 精 处 , 是 人 心 一 点 灵明 ” 人 的 心 灵 就 是 沟 通 人 与 宇 宙 的 关 键 。 通 过 人 的 心 灵 把 出 场 的 没 有 出 场 的 连 为 一 体 !
这 与 海 德 格 尔 的 人 是 “ 自 然 之 光 ” 思 想 如 出 一 辙 , 海 德 格 尔 认 为 , 从 本 体 论 ( 存在 论 ) 看 任 何 客 观 的 事 物 , 都 只 是 因 呈 现 于 人 面 前 , 才 具 有 意 义 。王 阳 明 主 张 “ 心 外 无 物 ” , 其 哲 学 关 心 的 是 人 与 物 交 融 的 生 活 世 界 , 而 不 是 物 与 人相 互 隔 绝 的 “ 同 归 于 寂 ” 的 抽 象 世 界 。
王 阳 明 的 真 理 观 , 如 果 套 用 海 德 格 尔 的 术 语 来 说 , 也 可 以 叫 作 去 蔽 说 , 事 物 因 人的 揭 示 而 显 示 其 意 义 。 人 使 事 物 成 其 为 该 事 物 。王 阳 明 认 为 人 的 “ 灵 明 ” 即 心 灵 依 赖 于 人 的 身 体 , 身 体 没 有 了 , 人 的 宇 宙 当 然 就不 复 存 在 ! 这 看 来 接 近 于 唯 物 论 和 现 代 科 学 ! 应 该 说 , 陆 王 心 学 是 中 国 心 灵 哲 学 的 完善 形 态 。
三 、 中 国 哲 学 的 精 髓 在 于 提 升 人 的 心 灵 境 界 !
大 哲 学 家 康 德 说 , 有 两 种 东 西 , 我 们 对 它 思 考 的 越 是 深 沉 和 持 久 , 她 们 所 唤 起 那种 越 来 越 多 的 惊 奇 和 敬 畏 就 会 充 益 我 们 的 心 灵 , 这 就 是 繁 星 密 布 的 苍 穹 和 我 心 中 的 道德 律 !克 尔 凯 郭 尔 说 , “ 整 个 存 在 使 我 们 吃 惊 , 从 最 小 的 苍 蝇 到 神 下 凡 为 基 督 的 神 秘 , 每一 件 事 物 对 我 来 说 都 是 难 以 理 解 的 , 而 最 难 以 理 解 的 是 我 自 己 。 ”当 你 凝 视 灿 烂 的 星 空 , 当 你 与 花 相 视 、 沉 浸 在 “ 人 花 相 视 久 , 无 语 醉 初 春 ” 的 境界 , 当 你 为 少 女 那 我 以 言 状 的 美 而 怦 然 心 动 , 当 你 为 生 命 的 神 秘 而 惊 异 , 为 人 类 的 智慧 而 惊 异 的 时 候 , 难 道 大 自 然 那 无 与 伦 比 的 智 慧 没 有 引 起 你 心 灵 的 震 撼 和 敬 畏 的 感 情吗 ?
从 伦 理 到 审 美 ! 审 美 是 伦 理 的 最 高 层 次 ! 诗 经 : “ 知 我 者 谓 我 心 忧 , 不 知 我 者 谓 我何 求 ?中 国 文 化 从 根 本 上 说 是 一 种 审 美 文 化 , 西 方 近 代 弘 扬 的 是 一 种 功 利 文 化 ! 这 是 价值 观 上 的 差 异 !这 就 是 海 德 格 尔 提 出 “ 诗 意 生 活 ” , 林 语 堂 “ 生 活 的 艺 术 ” , 我 们 提 出 挖 掘 和 弘 扬“ 心 灵 哲 学 ” 的 意 义 所 在 !
在 西 方 近 代 康 德 是 主 体 论 哲 学 的 开 山 祖 , 他 的 著 作 《 纯 粹 理 性 批 判 》 、 《 实 践 理 性批 判 》 、 《 判 断 力 批 判 》 , 建 构 了 真 善 美 的 哲 学 体 系 !在 我 看 来 真 善 美 是 主 体 论 、 或 者 价 值 论 哲 学 , 也 可 以 说 是 心 灵 哲 学 的 基 本 范 畴 。这 涉 及 真 、 善 、 美 的 关 系 ! 真 善 美 统 一 于 美 , 人 生 最 高 境 界 是 美 , 一 切 都 归 于 美好 的 心 灵 , 美 是 心 灵 的 曙 光 。
王 国 维 在 《 人 间 词 话 》 说 ——— 古 今 之 成 大 事 业 、 大 学 问 者 , 必 经 过 三 种 之 境 界 ,也 可 以 说 这 是 求 真 、 求 善 、 求 美 三 种 境 界 !中 国 文 化 博 大 精 深 , 中 西 文 化 竟 然 相 通 ! 因 为 人 是 万 物 之 灵 , 心 有 灵 犀 一 点 通 !人 同 此 心 , 天 同 此 理 ! 从 印 度 传 来 的 佛 教 有 个 公 案 :“ 看 山 是 山 , 看 水 是 水 ; 看 山 不 是 山 , 看 水 不 是 水 ; 看 山 还 是 山 , 看 水 还 是 水 。 ”这 是 一 道 有 名 的 禅 语 , 参 禅 前 之 见 山 是 山 , 见 水 是 水 为 “ 执 有 ” ; 参 禅 时 之 见 山 不是 山 , 见 水 不 是 水 为 执 无 ; 参 禅 后 之 见 山 是 山 , 见 水 是 水 为 “ 不 执 ” 。这 实 际 上 也 是 求 真 、 求 善 、 求 美 , 修 禅 也 就 是 境 界 的 不 断 提 升 ! 看 来 中 西 方 的 文化 精 神 也 是 相 通 的 ! 这 就 是 天 人 合 一 。《 易 传 》 : 天 行 健 , 君 子 以 自 强 不 息 ; 地 势 坤 , 君 子 以 厚 德 载 物 ! 天 道 与 人 道 是 相通 的 ! 中 国 人 讲 通 情 达 理 , 天 理 良 心 ! 上 善 若 水 , 即 心 是 佛 !冯 友 兰 先 生 讲 , 哲 学 赋 予 我 们 一 个 安 身 立 命 之 地 ! 有 了 这 个 安 身 立 命 之 地 , 无 论是 枪 林 弹 雨 , 还 是 风 和 日 丽 ? 我 们 都 可 以 心 安 理 得 的 生 活 下 去 !
在 《 新 原 道 》 中 , 认 为 中 国 哲 学 有 一 个 主 要 的 传 统 或 者 说 思 想 主 流 , 即 就 是 追 求一 种 最 高 境 界 , 冯 友 兰 称 之 为 “ 极 高 明 而 道 中 庸 ” 。 “ 极 高 明 ” , 这 是 说 中 国 哲 学 所 追 求的 这 种 境 界 是 出 世 间 的 , 是 超 乎 “ 人 伦 日 用 ” 的 ; “ 道 中 庸 ” 说 是 中 国 哲 学 追 求 的 精 神境 界 又 是 在 世 间 的 , 是 人 伦 日 用 而 非 地 狱 天 堂 。 “ 有 这 种 境 界 的 生 活 , 是 最 理 想 主 义底 , 同 时 又 是 最 现 实 主 义 底 。 他 是 最 实 用 的 , 都 是 并 不 肤 浅 。 ”
梁 漱 溟 说 , “ 人 心 正 是 宇 宙 生 命 本 源 的 最 大 透 露 。
刘 学 智 先 生 讲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精神 : 儒 家 教 我 们 问 心 无 愧 的 生 活 , 道 家 教 我 们 心 旷 神 怡 的 生 活 , 佛 家 教 我 们 心 平 气 和的 生 活 ! 中 国 哲 学 的 精 髓 在 于 提 升 人 的 心 灵 境 界 !
海 德 格 尔 强 调 “ 诗 意 地 栖 居 ” , 在 物 欲 横 流 的 现 代 社 会 , 在 科 技 文 化 时 代 , 在 信 息社 会 文 化 多 元 化 冲 击 下 , 应 该 提 出 “ 心 灵 建 设 ” 的 任 务 。 而 心 灵 建 设 的 根 本 在 于 人 生境 界 的 提 升 ! 这 正 是 弘 扬 祖 国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的 意 义 所 在 !